3月27日,柏塘鎮黃新村5000畝特色中藥材種植推廣基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盤活了黃新村及周邊村莊的閑置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充分發揮聯農帶農惠農效應。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雙擁賦能,縣委常委、縣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陳偉平出席活動。
新時代鄉村振興,不僅要讓農村美起來、農業強起來,更要讓農民富起來。而鄉村要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關鍵一點就是要改變人才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更多“城歸族”回到農村投資興業,帶動鄉村人氣旺起來。
鄉村振興,人才是魂
就如何攬人才、育人才、留人才,使人才活力得到釋放,近年來,我鎮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通過“借人、借智、借力、借勢”等方式不斷優化我鎮營商環境,建立人才引進、培育等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大返鄉下鄉創業支持力度,為著力打造一支強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提出實現路徑。
“我是土生土長的柏塘黃新人,雖然外出創業20年,但是我對家鄉始終存有深厚感情,此次契機,正是圓了我多年的夢想,回到家鄉,和眾多的鄉親們共同發展家鄉。”這一席話,出自惠州市鳳瑝山中藥材種植技術推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天粦。
黃天粦是一名80后,在外從事餐飲配送、智慧消防及科技行業,懷著“回到家鄉、發展家鄉”的夢想,他經過多方面調研和了解,決定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新農人”,與周邊村民合作建設5000畝的特色中藥材種植推廣基地。
據悉,黃新村5000畝特色中藥材種植推廣基地建設項目,按照中藥材GAP標建立廣佛手、益腎子、五指毛桃等藥材種植,總投資額為1.2億元,第一期投入2000萬元建設資源圃1000畝,良種繁育基地200畝。通過“公司+示范基地+農戶合作社+科技”的產業合伙模式,以達就業足不出戶、村民變股東為中心,為柏塘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柏塘的各方面均在高速發展中,尤其是產業發展勢頭更是日新月異,所以創業投資不一定非得在大城市,回到家鄉也是大有可為,自己也應該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據黃天粦介紹,項目全面啟動直接解決了就業崗位400至500個,同時,每年項目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作為分紅,發放至村、小組集體和農戶手中,達到聯農帶農富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最終目的。
優化環境,留住人才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農村富余勞動力離開家鄉,其中思想活躍的青壯年紛紛進城務工創業,造成農村人才流失。因此,破解鄉村振興“瓶頸”,必須強化人才支撐。
近年來,柏塘一方面打牢鄉村產業振興基礎,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注重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大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鄉賢回鄉投資建設,鼓勵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共同奏出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