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不是獨角戲,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柏塘始終堅持以“想好就做,做到最好,必須做成”的工作作風,以“快、好、省、廉”的工作原則,以“時不我待”的拼搏精神推進各項目建設,推行“一線工作法”,領導班子成員做“一線施工隊長”,黨員干部做“一線施工員”,堅持“工作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成效在一線檢驗”的工作方法。
鎮黨政班子推行一線工作法
鎮村黨員干部以“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的拼勁、“一抓到底、舍我其誰”的干勁、“深入虎穴、才得虎子”的闖勁、“求真務實,躬行踐履”的苦勁,凝心合力、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全力以赴抓工作落實。不斷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參與到柏塘鄉村振興工作中來。近年來,參與鄉村振興的群眾高達100萬人次,無償提供土地約600畝開展村道、河道等建設,激發了鄉賢的家鄉情結,捐資近兩千萬元助力振興發展,形成了“鄉村要振興,干部群眾一起拼”的發展格局。
柏塘工人、群眾、黨員干部萬眾一心
近年來,柏塘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紀委和各駐鎮幫鎮扶村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始終牢固樹立“產業為王”思維,全力抓項目、強產業、促發展,朝著更好地聯農帶農富農、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目標不斷奮進。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孫川東實地調研指導
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到我鎮調研鄉村振興項目推進情況。其中,市紀委主要領導更是多次率隊深入一線調研,親自謀劃、部署、推進,并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推動我鎮鄉村振興項目高質量發展。
李俊玲副市長實地調研指導
黎炳盛副市長實地調研指導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調研指導
獨松河沿河道路建設項目
獨松河沿河道路建設項目,規劃道路全長約10公里,貫穿高橋、上田埔、石崗、鄒光等村莊,以廣東省十大最美鄉村公路--柏鄒公路為主骨架,以獨松河為綠色紐帶,聯通古欖園古色印記、石崗村紅色資源,盤活了沿線村莊的土地資源,有效整合內生資源,打通內循環“主動脈”,吸引社會上更多的人才、資金、技術等外循環的疊加,形成產業帶,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
獨松河沿河道路一角
萬畝茶園環湖路景觀建設項目
萬畝茶園環湖路景觀建設項目已于9月初正式啟動,將打造一條整體長約14公里的綠道,與萬畝茶園交相輝映,相輔相成。下來,我鎮將整合優質資源,通過造景造產品,以創建A級景區為契機,深度融合茶文旅建設,形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鄉村振興主題景區。
萬畝茶園環湖路效果圖
古欖生態園項目
該項目以高橋村古欖園為核心,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通過舉辦柏塘山茶品牌發布會、寫生、攝影、音樂節、輕露營、抖音短視頻節等活動,持續匯聚產業流量;組織、發動、引導、規范周邊群眾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小資的個性化店鋪,將古欖園和杉排小組打造成大灣區婚紗攝影小產業集群的鄉村旅游示范區。
古欖生態園一角
小洞村項目
小洞村通過“三變”改革+產業合伙的新發展思路,破解土地碎片化問題,整合零散資源,資源變資產讓優質資源活起來,資金變股金讓分散資金聚起來,農民變股東讓勤勞的農民富起來。同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盤活優質資源,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的店小二服務。目前,小洞村已引進華翔生態農業、佐羅馬術、悠居文旅、杜馬文旅、谷登戶外體育等企業進駐并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正全力推動各建設項目落地建成。
小洞悠居文旅項目效果圖
下來,我鎮始終堅持黨建為引領,緊抓市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的東風,凝民心、聚合力、匯群智,打造鄉村振興高素質人才隊伍,因地制宜、守正創新,將資源通過梳理整合,轉變為資源驅動、建設驅動、產業驅動,更多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養活自己,全力推動柏塘一二三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