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超強臺風“樺加沙”來襲,對我鎮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博羅觀音閣鎮黨委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以“黨建紅”引領“抗臺藍”,組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筑牢守護群眾安全的堅固防線。
一、靠前指揮強部署,織密防御“責任網”
9月23日,觀音閣鎮召開抗擊18號臺風“樺加沙”工作部署會,鎮黨委書記陳惠軍主持會議并作工作安排。會議要求,要始終把群眾安全放在首位,嚴格落實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機制,對涉險關鍵區域、前期已轉移區域開展“回頭看”,加快撤離低洼地帶、危房等區域群眾,對留守兒童、獨居老人、殘障人士逐戶逐人落實“一對一”轉移,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強化安置點管理,備足生活物資,做好衛生保潔與健康監測,保障安置群眾基本生活與身體健康。
會后,鎮黨委書記陳惠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敏麗帶隊深入一線,聯合鎮三套班子、包村團隊及各村(社區)工作人員冒雨踏查,重點檢查東江沿岸堤防、低洼村落、水利設施運行狀態,核查群眾轉移安置成效與隱患點管控情況,并現場動員群眾參與防災減災,指導自救互救,切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黨員沖鋒當先鋒,筑起抗臺“防護墻”
臺風防御工作啟動后,全鎮20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響應,深入各村(社區)開展“敲門行動”。在塘角村、柏湖村,黨員干部護送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至安置點;在東江沿岸,黨員巡查隊冒雨巡邏,勸離逗留人員、劃定警示區域。針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黨員干部嚴格落實“四個一”轉移機制,逐戶登記、專人護送,確保“應轉盡轉、應保盡保”。50人應急分隊24小時待命,攜帶救生衣、橡皮艇等物資前置布防重點風險區域,隨時做好應急救援準備。
三、黨群同心聚合力,凝聚抗臺“向心力”
為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我鎮通過“鄉村大喇叭+黨員宣講+微信群”方式——鄉村大喇叭循環播報臺風預警信息、避險注意事項;各村(社區)黨員干部穿梭于街巷院落,面對面為群眾講解抗臺知識;鎮、村兩級工作微信群實時推送避險指南、轉移通知,確保預警信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黨員干部幫我搬家具、搭床鋪,太貼心了!”剛轉移的村民感慨道。臺風登陸前夕,全鎮黨員干部與群眾并肩作戰,累計轉移危險區域群眾302人,處置突發險情1起,轄區道路橋梁無塌方受損,未發生人員傷亡,有效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災后復蘇加速度,按下重建“快捷鍵”
臺風過境后,鎮黨委第一時間組織災后恢復,黨員干部帶頭奔赴一線,帶領群眾志愿者、企業員工推進清障與設施搶修。在觀音大道、觀楊路、觀麻路等主要交通路段,眾人分工清理倒伏樹木、搶修電線桿與路燈、清掃路面雜物,快速恢復道路通行;在各村(社區),黨員干部逐戶排查房屋受損情況,協助群眾清理積水、整理物資,防范次生災害。
此次抗臺救災,觀音閣鎮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到實處。下一步,我鎮將持續總結抗臺經驗,優化應急處置機制,以更堅實的紅色力量守護群眾平安,為轄區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