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建筑客家風格屋檐,智能環保語音導投、紫外線殺毒、污水管道……如此“高配”的環保垃圾屋你見過嗎? 近日,羅浮山進駐一批外觀“高大上”的環保垃圾屋,垃圾桶集體“住”進了屋里,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灰磚瓦脊、白色線條相隔、大理石包邊,十足的嶺南風格,“羅浮山管委會環保垃圾屋”字樣標識赫然入目。垃圾分類屋有四個垃圾投放口,分別投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投放口的下方還有使用指引。
羅浮山相關專業人士告訴小編,新型環保垃圾分類屋采用標準1440升最大容量垃圾桶盛裝垃圾,整個投遞垃圾、收集垃圾過程實現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外流;另外,垃圾屋里面有紫外線消毒、滅蚊滅蠅的功能;同時垃圾屋還配套自動通風系統、實現空氣循環;垃圾屋配套清洗保潔和污水排放系統、消防干粉滅火裝置。清潔工運裝垃圾時,只需打開垃圾屋門,將垃圾桶推出來,放在垃圾車可卸板上就能吊起垃圾桶進入車斗內,然后再換上空的垃圾桶到垃圾屋就行了,不用再像以前人工鏟裝。
張先生對記者說:“之前使用舊垃圾桶時,垃圾裸露在外,還有臭味,天氣炎熱時,蒼蠅亂飛。現在的環保垃圾分類屋可以說是個‘整理控’,只要靠近垃圾屋,就會自動智能語音‘要求’我們把垃圾按不同類型分別投放到相應的區域,垃圾投放進去后,也不會裸露出來。小小的舉措,真正為民辦了實事。”
“現在比之前要干凈很多,之前的垃圾桶比較小,很快就滿了,我們要一直不斷清理打掃,現在有專門收運垃圾的人,我們只需要把一些大的垃圾移走,定時定點保持垃圾屋的干凈就行了,方便很多。”環衛工人劉阿姨對小編說。李大哥表示,做好垃圾收集清運工作,不僅是為了方便了群眾,全面提升城鄉環境衛生管理質量,為羅浮山品質提升夯實基礎。
垃圾分類常態化管理最重要。羅浮山自垃圾分類推廣以來,為引導村民正確收集和投放垃圾,在各村(社區)按標準配備分類桶,制作了宣傳指引牌,并制定制度定期更換和清潔垃圾分類桶。在垃圾屋管理上,每個村小組配一名保潔管理人員,實行了保潔員績效考核制度,年終實行質量掛鉤獎勵,實行了分類網絡化管理,全面加強垃圾屋及其周邊環境管理,引導村民規范投放垃圾,及時對垃圾屋進行沖洗、消毒、維護等。“這次選擇保潔人員,著重要挑選本村人,特別是困難戶、五保戶”。羅浮山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新型環保垃圾屋采用園林式設計,與周邊環境更融合,墻身設置了垃圾分類標識以及愛護環境宣傳標語、垃圾屋保潔制度等,旨在對市民起到宣傳教育作用。下來,羅浮山將垃圾屋進一步加大村(社區)輻射面,讓垃圾屋進景區、進學校,逐一全覆蓋,讓更多的村民受益于這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