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羅風(fēng)物探秀》《羅浮山風(fēng)物志》《羅浮山志》等文本摘錄
羅浮水秀,無論是涌泉、巨瀑、溪流,均清如鏡、色如玉,堪稱一道獨特的景觀。羅浮山“滿山皆清泉”。清泉,匯集了水的靈性,造就了羅浮山的美。羅浮山地下水豐富,從巖層深處噴涌而出的泉水如卓錫泉、洗耳泉、釀泉、艮泉、飛龍泉等,它們都是上乘的泉水,其中,卓錫泉、長生井泉、釀泉被稱為羅浮山三大名泉。羅浮山的泉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山體泉水,俗稱溪泉。這泉水從大山留下,經(jīng)森林醞釀過濾溫溢而出。另一類是山腳下的泉水,俗稱井泉。井泉是從地下的巖石裂縫噴涌而出,形成“神泉”。
長生井,位于沖虛觀天井內(nèi)的左殿上,相傳1700年前,葛洪挖掘此井,汲取井水煉丹,青石砌成呈八角形,井深7米,水面2米深。助力葛洪煉丹的兩大硬件,其一是煉丹爐,其二便是長生井。清代詩人顧嗣立曾贊之曰:“傳聞地獻寶,靈液出鳳草。每日汲三升,何必安期棗。”認為此水可與神仙安期生的仙棗媲美。
當(dāng)?shù)赜幸粋€關(guān)于葛洪和長生井的傳說:葛洪剛開始煉丹初用山泉水,精心采集各種仙草靈丹、丹砂玉石,盡心調(diào)配、反復(fù)試煉,可仍舊百煉不成。一籌莫展時,一夜他夢到一個騎著青牛的老者,指著一處生有金莖花的地方對他說:“此處有仙液,可使丹成。”醒后,葛洪找到老者的啟示,果然尋到生有一叢金莖花的地方,帶人在那里掘井,掘井一丈余深時,有泉水涌出,純凈甘冽,長汲長有。有了此水,此后的煉丹便事半功倍。葛洪成仙后,長生井一度隨歲月變遷而湮沒。所幸,清代康熙年間名道張妙升和杜陽棟來到羅浮重振沖虛觀,又讓長生井重現(xiàn)天日。民國年間,孫中山、宋慶齡到訪沖虛觀時,曾用長生井水泡羅浮山甜茶,盛贊井水的稀有和不俗。泉水口感甘冽清甜,據(jù)稱能治百病,今人經(jīng)反復(fù)進行化驗的結(jié)果說明:長生井泉水出露于羅浮山斷裂帶北側(cè),屬含鋅重碳酸鈣型水的優(yōu)質(zhì)飲用天然礦泉水,不少港澳同胞和東南亞華僑參拜沖虛觀時,都以能帶回一點“神仙水”為幸事。
“千載養(yǎng)生泉,一脈融道家”。喝長生井水長壽,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羅浮山周圍的鄉(xiāng)民幾乎都知道。曾有一個當(dāng)?shù)赝梁溃扇耸刈¢L生井妄圖霸占收錢。不久,他一家人都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夢中有位白鬢老者警告他:“霸占長生井者災(zāi)禍降!”嚇得他趕緊把家丁撤了回來。古人云:“水乃酒之血,水乃酒之魂。”要釀出好酒,少不了當(dāng)?shù)睾蒙胶盟;葜菝耖g有取“七夕水”的風(fēng)俗,認為“七夕水”甘甜不腐。當(dāng)羅浮山釀酒泉水遇上七夕,那就是一水難求。每逢七夕前夜,到羅浮山?jīng)_虛古觀長生井、泉源洞、酥醪觀等地方取水的人將取水點圍得水泄不通,除了本地村民,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的游客也常常加入了取水大軍,他們帶著大小容器,在七夕前一晚子時至卯時汲取泉水,倒不失為一道獨特而美麗的民俗風(fēng)景。
另外二首詩欣賞:
長生井 兩首 梁佩蘭
分明天地闊,來作一堂坳。
澗蓄神湖水,花垂若木梢。
郁儀回紫炁,太極在元苞。
何必華陽洞,騎龍訪大茅。
其二
窈窕云穿洞,玲瓏乳滴巖。
山都為客使,啞虎是門監(jiān)。
丹氣長空寒,峰形一角含。
夜來壇影入,星月滿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