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佛山順德、中山以及當地學校的近1000名師生齊聚羅浮山,開啟了一場融合紅色教育與非遺傳承的沉浸式研學之旅。本次活動通過實地探訪東江縱隊紀念館、百草園及葛洪博物館,將革命傳統教育與中醫藥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為青少年打造立體化思政課堂。
紅色記憶·東縱精神永傳承
在東江縱隊紀念館廣場前,全體師生以三分鐘軍禮致敬英烈。隨著《獻花曲》響起,學生代表抬著花籃緩步向前,莊嚴身姿,神情肅穆、默哀、宣誓,共同追憶英雄烈士,每一環節都充滿了對革命英烈的緬懷與敬意。館內,學生們分組參觀,每個小組負責梳理一個或多個關鍵歷史階段。通過拍照、記錄關鍵信息、繪制時間線等方式,梳理出從“南國烽煙舉戰旗”“中央指示扭危局”“偉大營救護文脈”“亮劍揮戈勢如虹”“北撤南征立新功”五個部分展示東江縱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敵后抗戰、組建武裝的革命抗爭歷史,彰顯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戰精神。
百草探秘·非遺活態傳承
羅浮十八面,面面有珍寶。悠悠藥草香從百草園里飄出,學生們通過參觀、閱讀、訪問等方式了解傳統中草藥在羅浮山中的運用歷史,仿佛置身于中藥文化的海洋,感受著傳統醫學的魅力;在葛洪博物館探尋羅浮百草之魂,百草油文化長廊充分展現了羅浮山百草油與葛洪、羅浮山以及嶺南中醫藥的深厚淵源。學生們將課堂搬到自然中,在實地觀察中認識中草藥,匯總中草藥的特征及藥性,學得津津有味。
研學創新·灣區教育新實踐
羅浮山作為“全國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通過“非遺+研學”,整合文化資源、開發研學課題、打造研學新產品,相繼推出“探中華文化、識羅浮百草”“青蒿素探究之旅”“葛洪治瘧情景劇”等科普教學活動。其中,“青蒿素探究之旅”研學課程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優質課程”。近年來,羅浮山積極推動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引領,紅色文化傳承,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延續著東江縱隊的足跡,以紅色文化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時傳承葛洪中醫藥傳統文化,弘揚屠呦呦青蒿素精神,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信與堅守以及對科學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國家的建設貢獻羅浮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