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群眾寫給縣委、縣政府的感謝信,出現在博羅縣人民政府的辦公桌上,字里行間書寫著對各部門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的高度稱贊,也是對我街道開展“老城區新活力·提品質補短板”項目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縣委、縣政府開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的高度認可。
韓尚書祠(博羅縣韓氏大宗祠)位于博羅縣鐵爐巷,見證了博羅韓氏宋末遷自閩,在老屋巷及其相鄰的鐵爐巷等周邊地區繁衍生息的700余年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博羅韓氏走出了1位尚書、2名進士、26名舉人,輯成了《博羅縣志》《羅浮志略》《羅浮野乘》《羅浮名峰圖》《黃花集》等典籍。
為了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我縣梳理出博羅縣韓氏大宗祠、羅陽革命演講地舊址、羅陽城東城墻遺址等地,對這類文化遺址進行修繕、保護,建設口袋公園,完善交通道路等,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惠州市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我街道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全力開展博羅縣“老城區新活力·提品質補短板”項目建設,項目涵蓋了博羅老城糧倉綜合改造、老舊小區修繕提質、老中醫院片區配套提升等七個子項目。
項目規劃范圍為:東至矮崗路,西至大橋北路,南至東江、北至觀園路-北門河-羅陽一中停車場新連接路。規劃面積為1.12平方公里,包括葫蘆嶺、金銀湖等景點。項目從打造交通集散體系、加強文化保護利用、創新古城運營管理、激發社區參與活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等五大方面發力,同時,立足惠州、面向灣區,創新“文化文態+商業業態+建筑形態”的三態組合方式,構建新興古城商圈,驅動博羅縣,乃至惠州市文化商圈更高質量發展。
一封感謝信,不僅是群眾的信任與褒獎,更是督促與鼓勵,下來,我街道將繼續緊密聯系各縣直部門,高強度推進博羅縣“老城區新活力·提品質補短板”項目涉及的征地拆遷工作,確保如期高質完成目標任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