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掘發揚石壩鎮紅色文化資源,加快推進建設石壩阻擊戰遺址紅色教育基地,3月3日,石壩鎮黨委書記黃作林率隊到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永漢鎮低冚村調研學習“紅色村”示范點建設情況。鎮黨委委員朱錦嫻、副鎮長藍云星、象嶺村第一書記王友軍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村支書等陪同調研。
黃作林一行先后前往平陵街道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遺址、永漢鎮低冚村伏擊戰遺址、永漢鎮嘉義莊等地,“打卡”白芒坑松齡圍、紅四師休整地學習教育基地、低冚村勝利廣場、低冚伏擊戰遺跡公園、低冚展覽館等紅色文化基地。認真聽取記錄當地工作人員關于紅色資源挖掘、整理、保護、利用等情況講解,通過實地察看、現場交流等方式,細致了解那段崢嶸歲月在“紅色村”這片熱土上發生的紅色故事。
▲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遺址 ▲龍門縣永漢鎮低冚村伏擊戰遺址
黃作林指出,石壩鎮要以此次調研為契機,充分借鑒龍門縣“紅色村”示范點建設經驗,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要迎難而上,不斷拓寬思路,高點開新局,創建有亮點、有前景、有情懷、有意義的石壩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黃作林強調,石壩鎮同樣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要實施“強核賦能”行動,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建強“紅色村”黨組織,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雙示范”,寫好“紅+綠”大文章。
要強共識,咬定目標。要理解重視紅色文化對強化黨建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紅色元素,通過修繕一批紅色遺址、評選一批紅色精品課程、發展一批紅色體驗路線等措施實現資源轉化、推動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示范打造“紅色村”黨建品牌。
要強“硬件”,打牢基礎。要加強對革命遺址、紅色文物的修繕和保護,倍加珍惜、倍加呵護石壩阻擊戰遺址、藍田人民革命紀念碑等紅色資源。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做到規劃慎之又慎,實施細之又細,實現紅色文化與綠色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要強“軟件”,發揚光大。要加大紅色文化研究和宣傳力度,進一步收集整理歷史資料,全面理清歷史脈絡,形成更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故事。同時,培養、培育“會講故事”的紅色文化黨員志愿者,講好、講活紅色故事,讓豐厚的紅色資源“活”起來、“亮”起來。
石壩鎮將積極探索“紅色資源+綠色生態”發展模式,讓紅色基因得以賡續,基層黨組織得以建強,產業發展得以盤活,村集體經濟得以壯大,不斷為石壩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