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年豐物阜。在石壩鎮的田間地頭,彌漫著新翻泥土的氣息,石壩鎮始終聚焦黨建引領,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嚴格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奏響黨建引領、黨員干部零距離服務春耕備耕“進行曲”。
組織保障,把好春耕方向盤
為充分發揮組織優勢,保障全鎮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進行,石壩鎮聚焦“產業提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通過召開種養技術培訓會、深入農田開展指導、利用微信群等媒介開展農業技術服務推廣等形式,深入各村了解種植需求,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示范帶動,深入田間地頭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指導農戶做好早稻糧食生產、育秧、病蟲草害防治等工作,并針對當前春耕重點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當好春耕備耕的“總指揮”,為全鎮春耕備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種子、化肥等農資是春耕備耕工作的重要保障,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協調統籌上級的技術、資源,根據各村實際,將符合生產標準的1800公斤水稻種子、2100噸有機化肥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以確保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化肥、種子需求,真正把惠農惠民做好做實,并定期實地回訪、抽檢,不斷提高群眾科學種植水平,提高投入春耕的熱情。同時,協調水利部門對老舊水渠進行修復改造,合理安排水庫拉閘放水的時間,以高標準、高質量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春耕正忙,一村一品出真招
人勤春來早,耕作正當時。近日,走進石壩鎮,機聲轟鳴、人影攢動,到處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春耕時節,黑皮果蔗、水稻、花生、慈姑、玉米……都已陸續播種,澆水、除草、施肥,忙得不亦樂乎。各村黨組織把抓好春耕生產作為當前重點工作,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科學制定糧食農作物生產計劃,圍繞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有效建立黨委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三帶”機制,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打下基礎,讓“米袋子”牢牢抓在農民自己手上,確保糧食穩產、農民增收,產業發展駛入提質增效“快車道”。
石壩鎮始終圍繞以農業為基,積極構建“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黨建引領、村企合作、聯農帶農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建立健全土地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增強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助力農民增收,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石壩鎮春耕主要以獲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的丁塘村絲苗米產業、紅星村黑皮果蔗產業為代表,其中,全鎮今年種植早稻大約16500畝、甘蔗大約2600畝,甘蔗已基本完成種植工作,現階段正有條不紊開展水稻種植工作。同時,同步做好“耕后服務”,如翔實登記種糧補貼、足量購買農業保險,持續激發農戶種植熱情,還邀請了省農科院的專家到石壩鎮開展種植技術指導,如三嘉村村的荷花與小麥輪作探索、石壩村的有機肥大田研究試驗,象嶺村的撂荒地整治等,賦予塑造“金山銀山”的“使命”,實現“地不荒,糧歸倉”。
未來可期,產業發展正向好
近年來,石壩鎮將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主導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持續探索“黨建+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以黨建“一條紅線”串起農村和產業發展,將產業鏈上下游與農業發展擰成一股繩,實現黨的建設與產業發展雙融雙促。始終堅持高位推進撂荒地整治,創新“黨建+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模式,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挖掘經濟效益,實行雙季輪作,推動絲苗米、黑皮果蔗、茨菇等規模種養項目向專業化、標準化發展,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為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工作添磚加瓦,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春耕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勤勞淳樸的石壩鎮人民群眾懷抱著對新一年的滿腔熱情,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揮灑著汗水,播種著希望。下來,石壩鎮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鄉村振興與“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結合起來,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化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在探索黨建引領產業振興、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上走出新路子、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