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壩鎮象嶺村堅持以黨建引領、黨建融合、黨建賦能、黨建增效為抓手,結合“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工程”,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按照“黨建賦能、組織保障、聯農帶農、共同致富”的產業發展思路,創新舉措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強組織,育強隊伍謀發展
聚焦強村富民,提升鄉村振興“內驅力”。象嶺村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核心,重視黨員隊伍建設工作,把發展新黨員、壯大黨員隊伍作為黨的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升黨員隊伍質量,堅持以“黨委統籌、村社聯動、農旅融合”的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示范帶動作用。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朱云標積極發揮“頭雁效應”,帶領村“兩委”干部積極尋求產業創新發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要求,通過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為契機,聯合相關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員單位牢固樹立“黨建+”意識,打造黨建特色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象嶺村黨支部立足產業創新發展為抓手,不定期舉辦培訓、黨課、外出學習等活動,確保提升村“兩委”班子整體能力素質,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振興的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繪就鄉村振興路上產業富民的最美“豐”景。
▲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鎮黨委副書記趙新平帶領象嶺村“兩委”干部外出考察學習
▲象嶺村駐點領導、副鎮長藍云星到象嶺村講授專題黨課
▲象嶺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友軍,象嶺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朱云標帶領象嶺村“兩委”干部外出考察學習
聚合力,繪就產業新藍圖
象嶺村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立足現有農業資源優勢,采取優化品種布局、現代化生產、多元化發展等方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擦亮傳統農業創新發展的底色。
走進象嶺村村委,轟隆隆的機器聲有節奏的在運轉,巨型烘干機、碾米機、真空包裝機、榨油機等機器正高效作業。據了解,象嶺村在博羅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協助下,科學選擇水稻品種,將撂荒至多12年之久的地重拾耕種,并連續兩年達到高產目標。象嶺村將以此為契機,打造占地350平方米集榨油機、碾米機、干燥機、真空包裝機、消毒機等為一體的鄉村振興車間,日前已完成揭牌。
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為目標,在建設鄉村振興車間的同時,同步開啟農業多元化發展模式,進一步探索草菇、秀珍菇、靈芝的種植,打造產業創新聯合體,創立收入“增長點”。
▲鎮黨委書記黃作林參加象嶺村鄉村振興車間揭牌儀式、檢查車間機器運作情況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
▲象嶺村邀請惠州工程職業學院教授前來指導草菇等菌類種植
▲象嶺村組織種植草菇
▲新種植的草菇
▲新鮮采摘的草菇
▲象嶺村種植的秀珍菇
▲象嶺村鄉村振興車間里的榨油機
▲象嶺村整治撂荒地種植的香粘米
▲用烘干機烘干新收獲的水稻
▲象嶺村鄉村振興車間里的碾米機正在作業
▲象嶺村“兩委”干部正在操作碾米機
▲象嶺村“兩委”干部正在打包完成脫殼的香粘米
▲經碾米機完成脫殼的象嶺村香粘米
▲包裝好的象嶺村香粘米
象嶺村始終聚焦村民“急難愁盼”問題,統籌各方力量集中研究解決村民被拖欠薪資問題,用實際行動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也借此機會強化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引導群眾合理維權。象嶺村在發展中同時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村“兩委”干部“讓地”鋪路,則是村民與村委的“雙向奔赴”,是象嶺村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象嶺村駐點領導、副鎮長藍云星定期帶隊入戶走訪察民情
▲象嶺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選調生楊滿星定期入戶走訪察民情
▲村民送錦旗感謝象嶺村委幫助追討薪資
▲村“兩委”干部朱仕文“讓地”鋪就全村“幸福路”
▲象嶺村村民在積分超市仔細查閱積分兌換規則
▲村“兩委”干部入戶登記積分
▲定期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提升行動,著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小園建設刷新象嶺村的“顏值”
▲定期組織開展公益宣傳活動,幫助村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定期組織開展新文明實踐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娛生活
▲不定期組織召開外出鄉賢座談會,統籌資源為象嶺村的鄉村振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