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石灣鎮鄉村少年宮在鎮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講非遺故事 傳古韻新聲”非遺小課堂。活動中,志愿者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述鐵場鄒氏醒獅的起源故事和歷史脈絡,并逐一講解不同顏色的獅頭所代表的象征意義、對應的歷史人物以及南獅的八種形態;還對照實物獅頭,詳細解說獅頭的結構和制作工藝,展示醒獅的各種神態,提升青少年兒童對非遺文化的認知與保護意識,激發青少年兒童對非遺文化的濃厚興趣。隨后,志愿者老師現場基礎教學,把醒獅的基本動作要領展示給“小醒獅隊”成員,教授大家舉獅頭、醒獅等動作,帶領孩子們親身體驗醒獅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動,不僅讓青少年兒童更加深入了解醒獅文化的精髓和象征意義,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還激發了青少年兒童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為石灣非遺文化的薪火相承在青少年兒童心里埋下了一顆熱烈的種子,引導青少年兒童當好家鄉文化的“傳承人”,讓石灣鎮非遺文化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