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鎮黨委書記鄧田芳帶隊到井水龍村,看望慰問博羅縣第四屆“道德模范”王梅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振成,人大主席朱瑞良,黨委副書記陸明軍,黨委委員、副鎮長黃添倫以及黨委委員王軍玲等參加慰問。
“最近生活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的?”在王梅娣家中,鄧田芳與她親切交談,詳細詢問她的生活狀況,并代表鎮黨委、政府送上“博羅縣第四屆道德模范表彰活動”紀念相框和慰問金;代表愛心企業廣東金盛泰建設有限公司,送上價值2萬多元的家電一批,對她孝敬老人、意志堅定克服生活艱難的品質,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的事跡令人敬佩,為社會樹立了良好的風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慰問中,鄧田芳對王梅娣高尚的道德品行給予了高度贊揚,并叮囑相關部門和村要做好生活保障工作,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支持,在全社會樹立德者有德、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鄧田芳指出,道德模范是時代的道德標桿。當前楊村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尤為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大的道德力量作為支撐。全鎮上下要大力宣傳王梅娣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質,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楊村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地以王梅娣為榜樣,追求先進、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為楊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王梅娣先進事跡——20年如一日,用愛撐起危難之家
在我鎮井水龍村,提起王梅娣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2001年,王梅娣的家婆因中風致下身癱瘓,作為兒媳的她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責任。2012年一場交通意外奪走了王梅娣大兒子的生命,2014年二兒子失蹤至今下落不明,之后丈夫也突發腦溢血去世,兩個兒媳因無法接受自己丈夫的離開也相繼離去,留下一個孫女和一個孫子以及癱瘓在床的老婆婆。在短暫的傷心后,為償還欠下的債款,負擔起孩子們的學費和家婆的藥費,堅強的王梅娣擦干眼淚,日夜辛勤勞作。如今家里的情況逐漸變好,2019年大兒媳也回到家中,分擔了她的重擔,爭氣的孫女也在村委的資助下進入了心儀的重點大學。2019年,王梅娣被評為博羅縣“好媳婦”;2020年,被評為“博羅好人”、“惠州好人”。2021年,被評為博羅縣第四屆“道德模范”。
王梅娣說:“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為人子女最起碼的責任,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不管日子有多難,這都是我始終堅持的。誰都有父母,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會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后輩們才會孝敬我。感謝黨和政府、村干部、公益組織幫助我,讓我們一家人團聚。”
愛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是中華民族道德的基石,是家庭和諧、家風傳承之根本,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千萬普通家庭孝老愛親、懂得感恩,才有國家之和、民族之興。王梅娣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但她用自己平凡的堅守,無怨無悔,笑對生活的艱難,撐起了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