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百業興,道暢民心聚。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農村路網“最后一公里”的暢通程度,直接關系著民生福祉、產業振興與區域協調發展。
2025年初,楊僑鎮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實施“五級資金”共建模式(上級補助+鎮財政配套+村集體投入+村民自籌+企業捐助),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辦事處聞令而動,迅速展開規劃部署,全面攻堅村巷道“末梢梗阻”,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治理模式升級。
破梗阻:“民心路”暢通城鄉融合微循環
鄉村交通末梢不暢,既是制約發展的“瓶頸”,更是群眾翹首以盼的“心事”。楊僑鎮堅持問題導向,以石壩辦事處為試點,率先打響“路網暢通攻堅戰”,通過科學規劃、精準施策,短短5個月內疏通18處約2公里“末梢梗阻”路段,惠及沿線數千群眾,實現從“行路難”到“路路通”的美麗蛻變。
石壩辦事處書記曾少云深有感觸:“通過‘五級資金’聯動,我們不僅解決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出行難題,更激發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大家主動讓地出力,企業踴躍捐資,真正實現了共建共享。路通了,產業活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配合鎮政府,用好“百千萬工程”相關政策,把村里的產業做大做強,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聚合力:“五個一點”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資金短缺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普遍難題。楊僑鎮創新思路,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共建”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探索出“五個一點”資金籌措模式:向上級爭取一點、鎮財政配套一點、村集體投入一點、村民自愿籌集一點、企業捐助一點。通過“五級資金”協同發力,累計籌措資金近400萬元,高效推進全鎮道路暢通工程。這一模式不僅破解了資金瓶頸,更調動了各方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
促長效:路通業興繪就新圖景
隨著村巷道“末梢梗阻”的相繼貫通,沿線村莊的交通條件顯著改善,村民出行時間縮短,農產品運輸成本降低,周邊企業物流效率同步優化。
未來,楊僑鎮將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深化“五級資金”共建模式,完善道路管護長效機制,確保“建好更管好”;同時聚焦產業融合,整合優質資源,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農文旅融合的新型農業產業帶。通過村巷道升級、人居環境整治、產業配套建設等舉措,構建“全民參與、共享成果”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一審:周 康
二審:向媛媛
終審:鄧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