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掃·同心戰疫” 系列快評之二
祭祀既是儀式更是精神告慰
情重義隆,當然要銘記于心,但深情告慰未必要限時而發。所謂告慰,即告之,讓其感到安慰。重點在于以祭掃寄托哀思,緬懷先人恩德,以告慰在天之靈。換言之,祭掃重在情感表達,若有特殊原因,時日和形式皆可次之。眼下清明節將至而疫魔尚未全除,我市倡議特殊時期避免祭掃帶來人員扎堆聚集,是權衡利弊后的必然選擇。
對于習慣在清明節集體祭掃的人們而言,這個選擇無疑顯得艱難,但這個“難”字恰恰充滿多重意義。其一,此時不舉行集體祭掃,以穩妥方式渡過難關,共享國泰民安之福,若先人在天有靈,豈不是未“告”而“慰”?其二,不集體祭掃力保抗疫大局,負起這份社會責任,豈不是要事快事?其三,今天的止步是為了明天的前行,天下大安之時,來日再祭又何妨?
理性行事,幸福生活,就是最好的告慰。特殊時期,就算暫把哀思埋心底,也不會消減“清明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