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園洲鎮深瀝村村委會主任助理(右二)
2024年10月,揣著滿腔熱忱,我踏進了博羅縣園洲鎮深瀝村,成為村委會主任助理。初聞村名——“深瀝”,“深”字仿佛訴說著它悠長的根脈與深厚的積淀;“瀝”字則如水滴匯入江河,凝聚著村民們齊心向前的力量。這名字,讓我對接下來在這里度過的兩年時光,充滿了無限憧憬。
楊景帆(左四)參加村“兩委”干部工作會議。
報到那天,迎接我的深瀝村,立刻顛覆了我的想象。嶄新的村口標識矗立在眼前,一條筆直干凈、泛著油亮的柏油路如緞帶般貫穿全村。村舍錯落有致地散布在道路兩旁,房前屋后清爽利落,目光所及盡是整潔……熱情的村黨總支書記帶著我認人、識村、聊發展。他自豪地介紹:“這幾年,我們深瀝就是實打實照著上級部署和“百千萬工程”的目標來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現在路寬了,環境美了,老百姓的心氣兒也順了、笑容也多了。”聽著聽著,一股由衷的欽佩油然而生——一群年輕人,怎么能把一座小村治理得這么好?一顆求學的種子,悄然在我心底扎了根。
楊景帆(右一)參加綠美植樹活動。
接下來的日子,我沉下心、撲下身,緊緊跟上村干部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地往村民心里“走”。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中,我手持垃圾袋、垃圾夾,跟隨著村干部和志愿者們,巡遍了村頭巷尾,對煙頭、紙屑等沿街路面垃圾進行全方位清掃。更重要的是,我們一邊干,一邊和村民嘮家常、講道理,勸導大家共同守護家園。很快,許多放假在家的孩子也被吸引過來,主動加入了我們的隊伍!看著大家揮汗如雨卻又充滿干勁的樣子,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什么叫“人心齊,泰山移”。時間飛逝,今年無疑是深瀝的“收獲年”,順利入選廣東省第二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這個沉甸甸的榮譽,吸引了周邊不少選調生團隊前來“取經”。能作為“東道主”向他們介紹村里點點滴滴的變化、分享我的駐村心得,我倍感榮幸。更讓我欣喜的是,在交流與思想碰撞的火花中,我也從他們身上汲取了許多新鮮的想法和思路,為后續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楊景帆(左二)入戶為群眾做防疫、防溺水宣傳。
駐村生活并非總是陽光明媚。前不久,省內多地出現的基孔肯雅熱疫情,讓健康安全的弦兒再次繃緊。為了守護村民的健康,讓家家戶戶都了解防蚊防疫的知識,我同村干部、志愿者們再次行動起來!拿上宣傳單,帶上清理工具,走街串巷入戶宣傳。除了動手清理房前屋后的積水瓶罐、衛生死角,我還努力克服語言關,盡量用鄉親們聽得懂、記得住的大白話,一遍遍地講解防病知識。當一位阿姨握著宣傳單說:“謝謝你,后生仔,聽你這么一說,我們心里就亮堂了,知道該怎么做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瞬間涌上的成就感,比任何鼓勵都珍貴。正是村民這一張張樸實真摯的笑臉,堅定了我“深深扎根這片土地”的決心和信念。在深瀝的每一天,點點滴滴,都如那匯流成溪的“瀝”水,滋養著我成長的沃土。未來,我將繼續帶著“村民的事再小也要辦實辦好”這份初心與擔當,和村“兩委”班子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拼、去干!我心中那片關于深瀝的藍圖格外清晰:讓產業在家門口興旺起來,讓生態美景常在眼前流淌,讓淳樸的鄉風吹遍每個角落,讓治理在細微處彰顯溫情,讓每一位深瀝人真正感受到富起來、美起來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