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發布的《博羅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博羅常住人口為1210878人。與10年前相比,博羅常住人口增長了16.6%,也成為惠州市內人口總量僅次于惠城區的人口大縣。
作為人口大縣,如何實現更大的經濟總量,是博羅邁向十四五的新征程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博羅提出,到202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000億元,奮力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而千億級智能裝備產業園的建設,正是挺起博羅經濟發展的“硬脊梁”。
把時間線拉長,我們可以發現,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博羅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經濟發展依然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稅收突破百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 50 億元,地方綜合財力突破 200 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呈“V 字大反轉”的增長曲線,實現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的首戰初勝。
企業是市場主體,穩住企業就是穩住經濟基本盤。截至2020年底,博羅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75家,這些企業為博羅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去年以來系列重點項目的動工,也成為博羅繼續做大規模、提升質量和穩住發展基本盤的關鍵力量。
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1-8月博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6.94億元,同比增長21%,比2019年1-8月增長18.4%,兩年平均增長8.8%。此外,其他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也保持較快增長,彰顯了博羅經濟發展的強大韌勁。
工業經濟穩中有升,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推進,消費市場保持穩中有進,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博羅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作為廣東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博羅的排名由2020年的第93名,提升至今年的第89名。
過往,盡管作為工業百強縣,博羅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產業底子依然比較薄弱——不僅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也比較低端。
針對沿東江經濟帶原來多而散的工業布局,如何整合升級改造成現代產業集聚區,成了博羅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對于經濟發展布局的大手筆規劃,博羅把落腳點選在了產業園區。2020年,結合惠州市委、市政府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的部署,博羅確定了建設智能裝備產業園的思路。對于這一千億級園區,博羅的建設目標明確——產業園力爭到2022年實現產值200億元、到2025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到2030年實現產值2000億元。
打造千億級園區的背后,關鍵在于項目的引進。在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正威博羅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500億元。今年上半年以來,博羅加強擇商選資工作,抓住深圳、東莞、廣州優質企業外溢和科技企業轉移的機遇,引入儲備了更多的優質項目。
有了這些項目儲備,要讓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在5年后達到千億產值,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產業園區的發展也正重塑著博羅的產業格局,加速牽引產業鏈向高端攀升,激發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