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產業,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之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興交通,境內首座高鐵站投用,昂首步入高鐵時代;美鄉村,三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帶”出鄉村振興新氣象;優民生,一批新學校、新醫院投用,群眾幸福感飆升……2021年,博羅奮力前行,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把一宗宗項目建設好,把一件件民生落實好,把一項項任務完成好,在進入全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的路上邁出鏗鏘有力步伐。
強產業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產業做強做大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篤定產業強縣、項目為王的心志,博羅聚沙成塔、壘土成臺,把產業做實做大,把鏈條做全做長,構建現代產業高地,進一步把博羅的產業經濟基礎筑牢夯實。
在石灣鎮,由世界500強企業深圳正威國際集團投資建設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產業園之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在園洲鎮,欣旺達生產線高速運轉,在2020年實現了年產值破百億的基礎上,2021年開足馬力實現新發展;在泰美鎮,總投資50億元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有序推進,2021年9月供港果蔬首次發車,中央廚房項目也取得新進展……
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2021年以來,博羅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思維,全力抓項目、強產業、促發展。在博羅這片投資熱土,一宗宗好項目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據統計,去年,我縣共舉行了多場重大項目動工或投產儀式,一批批項目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記者通過梳理發現,這些項目涵蓋高端智能設備、5G通信、精密制造、生命健康、電動車制造、信息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碳排放量低,與博羅的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能進一步補齊補強高端電子、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產業全鏈條,為產業園和地方經濟的騰飛打造新引擎。
有了這些項目的支撐,博羅縣銅材料、電子信息、電動車和生命健康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除了正威新材料制造產業園一期外,益利素勒項目動工并加快推進,聯合銅箔有序推進,金龍羽完成增資擴產后產能進一步提升……銅材料產業發展有了新動力;南亞電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擴建項目——玻璃纖維布廠、覆銅板二廠建設如火如荼,華通增資擴產項目加緊進行,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培育壯大;小刀電動車項目建成試投產,臺鈴電動車項目即將建成,路商電動車項目順利推進,電動車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羅浮山國藥二期、景田百歲山增資擴產等項目扎實推進,生命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另外,博羅東部鄉村振興區內生動力增強,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邁出新步伐,廣東(博羅)萬洋眾創城首批進駐28家企業;順南食品、荔枝酒莊等項目逐步見成效……
產業的發展和項目的推進,都與博羅縣委、縣政府的實干和服務密不可分。回看2021年,博羅的項目建設再刮“疾風暴”:光達制造·博羅智慧谷項目當日拿地當日動工,實現了從拿地到動工的無縫銜接;廣東(博羅)萬洋眾創城首批28家企業入園,從項目動工到首批企業入園,僅用時1年多;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從動工到首次發車不到一年時間……這再次體現了我縣良好的營商環境、高效的服務質量。一直以來,博羅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舉全縣之力,努力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優的服務,全力支持配合項目建設,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興交通
邁進高鐵時代,打造綜合交通樞紐
交通興,則產業興。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交通的支撐。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通車,位于麻陂鎮的博羅北站正式迎客。贛深高鐵在博羅境內長約49公里,沿線穿過羅陽、觀音閣、楊僑、麻陂、石壩5個鎮(街)。從博羅北站乘坐高鐵出發,到深圳最短旅時僅需40分鐘左右。
值得期待的還有,廣汕高鐵在博羅范圍內的里程大約52公里,設博羅站和羅浮山站兩個站。目前,廣汕高鐵正在加緊施工,預計2023年正式通車。由我縣負責的廣汕高鐵博羅站及羅浮山站配套工程也在加緊推進中,預計2022年12月完工。
博羅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如今,經濟的高鐵效應初步顯現。如,麻陂鎮作為贛深高鐵進入惠州境內的首個站點所在鎮,日前已經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打卡。同時,駿民食品(廣東)有限公司項目、廣東億仕達科技有限公司、國泰溢聯科技項目已落戶該鎮。現有企業也抓住發展機遇,擴大建設規模。楊僑鎮也是贛深高鐵博羅北站的輻射地區。博羅北站啟用也將拉動楊僑和深莞穗的經濟互通,深莞穗產業鏈將延伸到楊僑。
除了高鐵的開通,縣域交通的內聯外通也讓人興奮。2021年12月31日,博羅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二期通車。至此,龍橋東江大橋實現雙幅全線貫通,不僅大大方便東江兩岸的群眾出行,還將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交流發展。
與此同時,其他重點交通項目也都建設正酣。其中,過江通道項目方面,博中東江大橋工程是縣城內除了博羅大橋以外的又一過江通道,目前已完成投資超2億元,預計2023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將極大促進江南片區的開發。此外,羅浮山大橋新改建、石洲大橋新改建、從莞深高速園洲南互通立交、龍溪東江大橋建設方案已編制完成。
在高速互通連接線項目方面,正在推進廣河高速麻陂北互通連接線工程及惠河高速出口楊僑段改造工程等項目的新改建工作。在重點干線公路上,加緊推進雙楊大道、金龍大道(四角樓段)路面改造工程、東坡大道(園洲段)建設工程、園洲鎮福園路(X195線園洲段)改建工程、觀楊公路改造、石灣鎮環城路、石灣鎮黃巢墩大道等項目。其中,雙楊大道力爭春節前主線通車。金龍大道(四角樓段)路面改造工程正在鋪設瀝青路面,預計2022年6月完成主線通車。
堅持交通先行,我縣將著力把博羅打造成溝通大灣區、連接粵東北的綜合交通樞紐,進而形成經濟的樞紐、產業的樞紐。
美鄉村
美麗鄉村入畫來,致富路子寬起來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農村的發展不可或缺。
農村發展,鄉村振興是關鍵。2021年,博羅縣創新舉措,重點打造“環羅浮山”“東江畫廊”“百里茶香”三條示范帶,并始終堅持將示范帶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可看可學可推廣的廣東鄉村振興范例。
目前,三條示范帶建設都取得了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人居環境上,實現“美上加美”。來到環羅浮山鄉村振興示范帶福田段,只見福明路外立面煥然一新,沿河棧道悄然亮相,柏油馬路筆直延伸,村莊脫舊袍、換新顏……2021年,三條示范帶累計完成沿線道路鋪設瀝青和綠化帶建設達32公里、改造村內巷道達18公里,建成農污處理設施8個、鋪設農污處理管網達29公里,建成“四小園”790個,完成農房微改造達1660棟。
羅浮山梅花煥發周邊鄉村旅游魅力。
鄉村振興示范帶依托各村自然資源、人文風情、特色產業等優勢資源,結合示范帶規劃主體功能區主動開展招商引資,探索產業引領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如環羅浮山示范帶引進泰康集團,攜手打造“生態旅游+鄉村民宿”。百里茶香示范帶引進“古樹公園”項目,著力打造以“柏塘山茶”為元素的示范帶、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特色示范鎮樣板。東江畫廊示范帶將羅陽街道北部五村村史館(游客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大灣區的“鄉村客廳”。
除了示范帶建設外,博羅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全力加快建設美麗宜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盆景向全景”轉變。全縣343個行政村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227個行政村申請了美麗宜居村復評。
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由“點線向全面”轉變。全力提高村道和村內道路硬底化水平,建成農村公路3405公里,實現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100%,所有鎮(街)、建制村、2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100%實現硬底化。基本形成覆蓋全縣農村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實現行政村、自然村集中供水覆蓋率100%。
美麗鄉村入畫來,致富路子寬起來。我縣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旅游結合起來,讓村民發展休閑農業、民宿經濟和農家樂,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就業;讓農產品變旅游產品,拓寬銷路,提高商品價值,使農民的腰包鼓起來。其中,橫河鎮被評為首批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鎮,橫河上良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花開鄉院、禾肚里稻田酒店、麥客喜客精品民宿、上良民宿被評為首批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點。
博羅縣還通過“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建成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市場前景較好、組織化程度較高、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村專業鎮,帶動我縣特色產業發展。
優民生
“家門口”享優質醫療教育等資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以來,博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狠抓民生實事,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2021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教育、醫療等領域不斷溫暖著群眾心窩。
2021年12月26日,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和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相繼啟用,這是我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為群眾辦的一件實事、好事。
2021年12月,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啟用。
博羅縣人民醫院新院選址羅陽街道廣汕路以北、廖洞排洪渠以東(羅陽街道水西村白狗崗地段)。目前,新院啟用的是1號門診樓、共有30個門診診室,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與老院相比,新院規模更大、更現代化,設施設備更完備、更先進,部分專科調整擴容,能更好地滿足百姓就醫需求。據悉,新院設置床位1000張,總機動車停車位1700個(地上910個、地下790個),直升機急救停機坪1個,總建筑面積155142.11平方米。
同日,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啟用,此次啟用的是綜合樓1至3樓。至此,博羅縣中醫醫院開啟“一院三區”(新院院區、博羅大道院區和榕新路院區)運營模式。據了解,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區占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15萬平方米,設置床位350張。
另外,新院的啟用也正式開啟了與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建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集團博羅縣中醫醫院的新征程。目前,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派駐多名專家抵達博羅,涉及骨傷科、內科、肛腸科、皮膚性病科、放射科等。新院啟用后,將有多名派駐專家在該院區國醫堂坐診,為患者提供省級醫療服務,全力守護群眾生命健康。
一直以來,博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始終把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作為民生大事緊抓不放,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整合醫療資源,加快補齊硬件短板,致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博羅縣人民醫院和博羅縣中醫醫院新院的順利啟用,將極大改善群眾的就醫環境,推動博羅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步入快車道。
教育方面亦是如此。2021年9月1日,博羅縣羅陽三中、羅陽七小正式揭牌,學生們在嶄新的校園中開啟了學習生涯的新征程。
羅陽三中、羅陽七小位于羅陽街道曙光南路西面與寶瑞路交界處。兩所學校共可提供學位5100個,其中羅陽七小可容納在校學生規模為2700人、羅陽三中在校學生規模為2400人。
羅陽三中、羅陽七小揭牌投用,是我縣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這兩所學校是高規格、高標準建設的現代化學校。學校的建成投用,將為博羅學子提供更加優質和充足的學位,讓周邊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除了羅陽三中、羅陽七小外,博羅還有石灣二小、龍溪二中新校區等學校建成投用,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4270個。此外,還有多個教育重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接下來,我縣將繼續秉承“讓博羅的學子們享有更高質量教育,讓博羅的孩子們擁有更多人生出彩和命運改變的機會”的宗旨,促進全縣教育全面發展、均衡發展、優質發展。
與此同時,促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其他民生事業也取得新成效。接下來,我縣將加大力度建設更加幸福的博羅。
智庫觀察
惠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春梅:
壯大優勢產業集群 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1年博羅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特色化、高端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內暢外聯交通體系不斷完善,鄉村振興成效明顯,教育、醫療服務更加現代化、普惠化,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為“十四五”開了一個好局。
“十四五”期間,博羅應以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為導向,以重點園區和特色園區為載體,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招商,馳而不息抓項目建設,在銅材料、電子信息、電動車、生命健康等領域構建根植于本地的優勢產業集群。應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土地要素保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重點項目早日落地早日建成早見成效。
“十四五”期間,博羅應進一步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內外高效暢達、快慢有序分離的交通體系,加快構建豐滿靈動、內聯外暢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對外要進一步強化與廣州、東莞、惠州其他縣(區)的交通聯系,對內要盡快打通振興大道、廣汕路、沿東江快速路等沿東江經濟帶東西向三條交通軸線,優化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產業經濟圈、博東鄉村振興區交通,實現“交通串組團、交通拓空間、交通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