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背畬族村位于博羅縣橫河鎮圩鎮西北部,是博羅唯一的少數民族行政村。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自己的文字,村民日常交流語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言”的畬語。近年來,橫河鎮黨委、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嶂背畬族村的發展,注重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并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舉措。得益于此,嶂背畬族村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人口最為集中的畬語遺留地。
畬族語言的傳承是畬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一環。目前,編印好的校本教材已走進博羅縣橫河鎮嶂背耀偉畬族小學,將畬語教學融進小學課堂。
據了解,2015年8月出版了《畬語課本》第一冊,正式用于課堂教學;2018年12月,出版了《博羅畬語800句》,書上印有二維碼,只要掃描封面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聽到畬語錄音和看錄像課,大家可以更好地通過本書認識畬語、學習畬語。《畬語課本》(第二冊)與《畬族民俗文化畫冊》,預計明年5月份正式出版。此外,《感謝共產黨》、《敬酒歌》,舞蹈《畬族阿妹喜唱歌》《竹竿舞》《婚嫁舞》等畬族歌舞也帶進課堂,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
同時,還通過編寫特色村歌,增強畬族文化外在吸引力。目前,村歌《畬語傳喜訊》榮獲惠州市原創村歌文化匯創作獎,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讓村民的心更加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匯聚了發展合力;提高了嶂背畬族村的知名度,成為連接這個古老山村和外面世界的紐帶。
加大對硬件的投入,推動畬族文化保護和傳承。2014年3月,該鎮在嶂背小學建設了一個有民族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的畬族文化長廊,并在文化長廊上,布置畬族歷史、畬族民俗、畬族服飾、畬族文藝等宣傳壁畫。2017年7月對學校教學樓、綜合樓進行民族文化元素立面改造,并建設了一個民族舞臺,突顯了民族學校特色文化。
搭建交流平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2019年嶂背畬族生活習俗文化被評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更好地開展畬族文化傳承與研究,做好收集整理、編撰、發表刊物及展示、展演、展覽等工作,保護畬族非物質文化學習交流平臺,在市人大,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該鎮積極推動惠州市畬族文化傳習館的建設。目前該館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明年1月完工。建好后將有效改善畬族特色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狀況,促進文化交流,更好地傳承搶救畬族語言文化遺產。
畬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橫河鎮的高度重視。橫河鎮黨委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的橫河鎮保護與傳承畬族傳統文化工作專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能如期實現推動嶂背畬族村發展、保護與傳承畬族文化、振興少數民族村莊的戰略目標。
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鎮以人才為依托,建強一支畬族文化傳承工作隊伍。通過省事業單位集中招聘,招錄了一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本身也是嶂背畬族村人的碩士研究生,計劃在橫河鎮政府從事畬族文化傳承工作,充實文化傳承隊伍。成立由博羅縣教育局教研室、暨南大學中文系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教研室與橫河文化工作者組成的畬語教材和讀本編寫組,進行嶂背畬族地方鄉土文化知識教材讀本的編寫以及畬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的契機,為嶂背畬族村配備了較為強大的“帶頭人”隊伍,為保護與傳承畬族文化、推動嶂背畬族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