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針灸、推拿、按摩、免費義診……5月18日,在泰美鎮車村村文明實踐站里人頭攢動,不少慕名而來的老人正在這里接受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舒服舒服,比較沒那么痛,以前我給別人打工落下的病根,過來看看就沒那么痛啦。”一位正在接受按摩治療的老人對記者說到。
美麗鄉村健康行義診活動正在泰美鎮車村村為群眾服務
該義診活動是由博羅縣博艾志愿者協會主辦的,目的就是推廣中醫健康治未病的理念,同時滿足群眾尤其是農村老人緩解膝蓋痛、腰痛、腿痛等慢性病的需求。
送診進村,讓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良好的中醫治療。據介紹,這樣的義診活動,今年還將有17場。
老中醫正在給村民義診
“之所以能夠持續健康的開展義診活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益創投資金的支持。”該志愿者協會秘書長黎榮珍告訴記者。
如果說義診活動能緩解人們身上的疼痛,那么“公益巡講”則讓群眾心靈更加健康。
“從理論到實踐,傳授更加正確的志愿服務,更重要是傳遞一種大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上完博仁文化志愿者協會主辦的專場巡講活動后,四家曾村村民黃林萍表示。作為一位當了3年多的志愿者,她還是第一次接受志愿者系統培訓,感覺獲益良多。
“好鄉風-文明風尚公益巡講”志愿者培訓講座
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持續開展“好鄉風-文明風尚公益巡講”活動,有效地緩解了社會上很多不和諧的現象。近兩年來,該“巡講”活動已經開展了近百場宣講,受益人數約8000人次。
講師正在講授村里的志愿者規范的禮儀手勢
該項目負責人博仁文化志愿者協會會長吳炳菊告訴記者:“沒有公益創投資金支持之前,開展活動比較隨意。但是現在已經拿到創投資金,我們就要按項目設計的要求,照計劃逐步開展活動。”
在眾多的“公益創投”項目中,不僅有像“義診”“巡講”這樣主要服務于成年人的項目,還有像“小小講解員”這樣的主要面向青少年的項目。
“在這艱難的關頭,中央組織在葫蘆島地區兩支人民抗日武裝。一支是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曾生任總長;還有一支是惠寶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王作堯任大隊長,這兩支隊伍是東江縱隊前身……”這是福田中學初一學生葉翠儀,正在向前來羅浮山東江縱隊紀念館參觀的游客,講解東縱的歷史。
葉翠儀正在給游客講解東縱的歷史
葉翠儀是2018年開始當任講解員這項“工作”,別看她今年只有14歲,但已經有4年的講解經驗。“以前的我不喜歡與別人交流,成為講解員之后,變得自信勇敢了不少,同時也增長了不少見識。”在談到加入“小小講解員”之后的改變時,葉翠儀坦言。
“小小講解員”們為公益點贊
在羅浮山像葉翠儀這樣的小講解員還有80多人,她們當中年紀最小10歲,最大的18歲。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她們就會活躍在羅浮山東江縱隊紀念館、葛洪博物館和百草油文化長廊,用甜美的笑容,專業的知識,為過往的游客講述屬于羅浮山的故事。
“公益創投資金,讓‘小小講解員’這個項目得以持續運行和拓展。接下來,我們還將把這個項目推廣到更多有條件的鄉鎮上去。”博羅方向公益協會會長張彩英告訴記者。
公益創投根據群眾實際需求來設計志愿服務項目,促進了志愿服務與群眾之間的融合,提高社會和諧度和群眾幸福感。通過項目打磨提煉、財務培訓、第三方機構跟蹤督導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提升項目水平,逐步打造品牌項目。
第四屆公益創投大賽決賽路演現場
每個創投項目從提交申請到最終拿到創投資金,要經歷以下過程:提交項目申請書→項目海選→項目集中營(對項目進行打磨提煉)→路演答辯→最終入選
自開展公益項目創投,鼓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益類群體參與項目創投,將更多優質項目服務惠及群眾,在參賽中我縣社會組織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
第四屆公益創投大賽決賽路演評委
同時,公益創投也為志愿服務事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通過提供專業支持,撬動各方資源,匯聚多元力量,甄選有創意、實踐性的志愿服務項目,不斷推動我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朝著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發展,助力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持續健康發展。
“好鄉風-文明風尚公益巡講”項目正在路演
據了解,自公益創投開展4年來,已累計扶持公益項目133個,并且公益創投項目的扶持力度也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今年第四屆公益創投大賽對創投項目扶持資金已達400萬元。
公益創投中所扶持的每一筆資金,恰似“涓涓細流”不斷澆灌著新時代文明實踐這朵“瑰麗之花”。有了這樣的“細水流長”才能讓博羅的“文明之花”開得更持久、更多彩、更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