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廣東省預警防控中心 廣東病蟲情報
她從1989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鎮、縣基層一線農技推廣工作。她是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業務技術骨干,先后任測報站站長、植保股股長兼測報站站長,負責縣農作物病蟲測報、縣農作物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等植保技術推廣工作,她就是博羅縣農民的貼心人——2017年廣東省最美農技員,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培訓40年紀念冊英才輩出中的人物之一,惠州市第十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縣農技推廣中心的王美蘭。
作為一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她的足跡遍及博羅縣的各鎮各村,經過多年的工作歷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她多次開展農技培訓,無私地將這些都傳授給廣大農民,并開展了一系列植保新技術的田間試驗示范及研究推廣,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不辭勞苦 守護豐收
病蟲測報的重點是下田進行系統病蟲調查,而系統病蟲調查是一項繁雜、艱苦、單調的差事,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她主持博羅縣農作物病蟲測報工作17年以來,毫無怨言,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她都堅持按時帶領縣測報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查,掌握田間農作物的第一手病蟲發生動態資料,把采集的病蟲信息及時上傳省市測報站,及時填報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數字化預警系統,做到按時按量,100%完成上報任務,她還根據監測數據,及時準確發布《農作物病蟲情報》,17年來,堅持每年發布10期以上,指導農戶進行科學防治病蟲害,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她不種莊稼,卻是莊稼的守護神;她不是農民,卻是農民的貼心人,兢兢業業在為博羅縣的農作物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堅守使命 傳播科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帶領同事們申請到縣科技項目《農作物病蟲害理化誘控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大大提高了當地的農作物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水平,該項技術節本增效,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了生態平衡,可持續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獲惠州市2016年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和廣東省2017年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2013年以來,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承擔農業部和省級的多項植保項目,她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積極推進,建立了農業部的專業化統防統治與蔬菜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集成的《廣東省博羅縣葉菜類蔬菜全程綠色防控技術》被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編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一書進行全國推廣;建立了廣東省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與農藥減量控害示范區,建立了廣東省水稻、蔬菜、甜玉米重大病蟲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區等示范推廣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示范作用不但得到了農民的認可,還得到上級業務部門的肯定,2017年省市分別選在博羅縣舉辦全省、全市的農作物綠色防控培訓班和現場觀摩會;2017年11月,越南代表團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薦到博羅縣的蔬菜綠色防控示范區考察。
看到博羅縣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較滯后,2018年她和同事們利用《2018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項目,大力推進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通過對運用植保無人機組織的扶持,對運用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補助等手段,僅上半年就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作業面積15195畝,下半年更是取得突破性進展,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作業面積44316畝,達到上半年的2.92倍,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逐步被接受采用,很快提高了博羅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效果,減少了農藥使用量,確保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一心為民 服務三農
作為農民的貼心人,她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她心系“三農”,利用行政手段推進“三農”發展。領銜提出《關于要求支持航天農業推廣經費的議案》(轉建議),《關于加大紅火蟻疫情防控工作力度的議案》(轉建議),《關于要求盡快修復省道S340線石壩秀埔段道路的議案》(轉建議)。特別是《關于加大紅火蟻疫情防控工作力度的議案》(轉建議)對惠州市的紅火蟻防控工作影響最大,現在惠州市及各縣財政每年都有紅火蟻防控專項用于防控紅火蟻。所提的議案后轉重要建議,都被惠州市采納并實施,對惠州市及各縣區的農技推廣、農業減災防災、鄉村振興都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王美蘭一直堅守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初心,盡職盡責做好每一份工作。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有盡能力做好每一項工作任務,心里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