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惠州日報 日期:2017-03-13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反響。近日,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圍繞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打好扶貧政策組合拳,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談了體會。
陳奕威說,習近平總書記以“繡花”功夫來形容脫貧攻堅非常深刻,下一番“繡花”功夫,落腳點是“精準”二字。要真扶貧、扶真貧,以精準的“繡花”之功取扎實的扶貧之效,因地制宜,通過“靶向療法”,精準施策,像“繡花”一樣,下準針、過準線,一針一線都力有所指,“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將貧困問題從根源上解決,構建自生的“造血”機制,與深入實施“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相結合,把貧困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實現“村村有物業、戶戶有就業、人人有收入”,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在補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的同時,筑牢扶貧攻堅保障網,實行政策兜底脫貧,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
“脫貧工作精不精、準不準,關鍵看干部有沒有擔當、責任有沒有落地。”陳奕威說,要壓實黨政主體責任,落實定點定人定責,包村包戶包人責任制,發揮督查“利劍”和考核“指揮棒”作用,讓扶貧干部真正沉到貧困地區的 “最后一公里”,深入一線,像“繡花”一樣針過留痕,在脫貧攻堅上真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確保各項扶貧政策落地生根。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圍繞“村村有物業、戶戶有就業、人人有收入”的目標,認真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2016年圓滿完成了省下達我市的2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