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惠州日報 日期:2017-03-28
日前,博羅召開縣委十三屆三次全體會議,總結回顧2016年工作,全面部署2017年工作。會議提出,該縣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動力,以開展“五個年”活動為抓手,優化實體經濟結構,加快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示范縣,努力打造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
今年,該縣力爭GDP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產業體系
培育壯大“3+2+1+N”特色現代產業體系
會議提出,在去年GDP突破60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該縣將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力穩增長、調結構、增活力。
今年,該縣將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在“補短板”方面,將重點抓好廣汕高鐵、贛深高鐵、武深高速新博段以及江南大道、北環一路東段、雙龍大道、縣城中心客運站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村道硬底化。
同時,深入開展 “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扎實推進今年安排的70宗重點項目以及2013年以來新立項億元以上項目建設,以項目大建設助推經濟大發展。
深入實施 “海綿行動”,全面對標深圳、廣州,緊盯世界500強、總部經濟、大型央企、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主動承接創新要素和高端產業外溢,著力引進一批高端引領型產業項目,培育壯大 “3+2+1+N”博羅特色現代產業體系(“3”即做強做大高端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和旅游業,打造三大支柱產業;“2”即積極培育發展時尚創意、中醫藥和健康服務業;“1”即做強做優現代農業;“N”即大力發展各類優勢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優化實體經濟結構。實施 “創新企業培育行動”和“科技孵化器倍增計劃”,加快縣科技企業孵化器二期、華立創業園科技孵化器基地建設,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縣科技企業孵化器升級為國家級孵化器。
協調發展
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今年,博羅縣將繼續大力弘揚“團結、創新、擔當、奉獻”青蒿素精神,全力以赴完成“精準扶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村級換屆、辦好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等五件大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區域協調發展是關鍵。為此,該縣今年將加快“羅浮新城·康養基地·大學小鎮”、東江高鐵新城、博東高鐵新城、鐵港經濟圈建設等四大平臺建設,實現“四輪驅動、協調發展”。其中,扎實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健康產業基地和中醫藥創新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設,積極籌建葛洪中醫院,加快“國家嶺南藥用植物園”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東科技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建設,推動“羅浮新城·康養基地·大學小鎮”建設取得新成效。著力抓好博東科技園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打造“產、城、人”融合的博東高鐵新城,推動博東地區加速發展。扎實推進縣城擴容提質,啟動縣城一江兩岸規劃和拆遷工作;積極做好羅陽、龍溪撤鎮設街道工作,打造“一城兩街道”東江高鐵新城。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厚植“鐵港經濟圈”產業基礎優勢,加快惠州(石灣)綜合物流園、石灣汽車產業園、園洲時尚產業城建設,推動博西地區優化升級。
同時,抓好羅浮山中醫藥養生、長寧休閑旅游、楊僑金錢龜、楊村家具、湖鎮航天農業、橫河水文化產業、福田教育、石灣汽車及零部件等特色小鎮建設。以羅浮山為核心,帶動“一鎮一特色、一村一景點”建設,打造“5A+”發展模式,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民生福祉
加快實施高中免費教育
今年,該縣還將加大民生建設力度,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加快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縣人民醫院新院、葛洪中醫院建設,把楊村中心衛生院升級改造為縣第二人民醫院,并再建設15家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行分級診療,擴大家庭簽約服務。同時,加快博師高級中學新校區,以及羅陽三中、龍溪二中、石灣二小等學校建設,并加快實施高中免費教育,加強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和標準化幼兒園建設。
提升美麗博羅建設水平。今年,該縣將繼續推進美麗鄉村 “三大行動”,大力開展綠色城鄉“六大行動”,加快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建設。今年,該縣再建設鎮級污水處理設施7座、截污管網223.9公里,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180座。重點建設東江沿岸環保基礎設施,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加強城市公園綠化、行道樹景觀改造,今年再造林4000畝,新建森林村莊50個。
同時,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貫徹落實“三個區分”原則和“1+2”制度,大力整治“為官不為”,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以村級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從今年7月1日起適當給村民小組干部發放補貼,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