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惠州日報 日期:2017-03-23
來回穿梭的“鐵牛”,空中盤旋的無人機,田間忙碌的農戶……3月22日上午,博羅縣公莊鎮陂頭神村的田地里一片繁忙,全市春耕生產現場會在這里舉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隨著天氣轉暖,綠色成為田野的主基調,各地開始了春耕的忙碌,播種下一年新的希望。在活動現場看到,農戶們開著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農田里就插滿了嫩綠的秧苗。
田里的“鐵牛”辛勤勞作,空中的無人機也忙個不停。3架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盤旋在空中噴灑農藥。
“機器就是快,效率很高。”看著一臺臺忙碌的農機,農戶駱素榮豎起了大拇指。
“農機耕地、插秧,一個小時可以完成4~5畝地,是人工插秧的30倍。”現場工作人員說,機器插秧深度更深,有利于秧苗生長。不僅如此,農業植保無人機的效率也很高,每小時可以完成190畝農作物的農藥噴灑任務,還可解決植保人員近距離接觸農藥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
“今年春耕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春耕生產進度。”市農業局副局長張金龍介紹,今年春耕期間全市計劃組織下田農業機具1.5萬多臺(套),其中插秧機900臺,機耕率可達98%。
“今年全市計劃春播春種農作物157.04萬畝。”張金龍介紹,截至3月21日,除馬鈴薯外,全市春收作物已基本收完;除水稻外,其它春種作物已完成66.2萬畝,占計劃任務的74%。預計下月上旬可完成拋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