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期(總第1期)
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編 發布時間:2017年8月9日
|
立秋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本期(8月1日—8月15日)天氣前期高溫炎熱天氣為主,平均氣溫28~29℃,極端最高氣溫36~37℃;后期雷雨頻繁,雨量較常年偏多1~2成,天氣復雜多變。請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警信息。
二、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本期8月7日立秋,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具有重要的農事意義。
(一)水稻
加強秧苗的肥水管理,培育壯苗,水稻育苗拋秧前注意施好送嫁藥、送嫁肥,適時拋秧;大田要施足基肥、注意“以水調溫”,增大植株間空氣濕度,緩解高溫影響;及時防治水稻苗期病害常見的有生理性爛秧、 黑根、死苗以及侵染性的綿腐病、立枯病、惡苗病、疫霉病 和腐敗病等病蟲害。
(二)蔬菜
選用耐高溫高濕、抗病性強的品種;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做好種子消毒處理;育苗應做好遮蔭防雨沖刷;病蟲害防治最好在早晚施藥。
(三)花生
立秋前后是秋植花生播種最佳時期,也是高溫多雨的季節,所以播種時間適宜選擇在每天早上8點前和下午6點后,播種后及時噴濕畦面,有條件的可溝灌跑馬水,如遇爆雨,應及時排澇。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并加強肥水管理。
(四)甜玉米
甜玉米生長要一定的積溫,近期天氣高溫高濕,注意“以水調溫”,增大植株間空氣濕度,緩解高溫影響,做好保濕排澇。
(五)茶葉
幼齡期茶樹要做好抗旱保苗、合理施肥、促苗養苗,高溫季節采用遮蔭、噴灌等方式降溫。
(六)柑桔
注意防治紅蜘蛛、銹蜘蛛、潛葉蛾、介殼蟲、木虱、炭疽病等病蟲害。
(七)水產
8月是一年中最熱時節,既是魚類生長的旺季,也是病害爆發的高峰季節,池塘水體分層嚴重,氨氮、亞硝酸鹽容易超標,易發生浮頭游塘等問題。要加強日常管理預防腸炎、爆發性出血病、肝膽綜合癥等主要疾病。
三、這個時期幾種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水稻苗期生理性爛秧防治技術
改進育秧方式 軟盤育苗、旱育秧、采用薄膜覆蓋 或溫室育秧;選好秧田、精細整地;做好曬種、選種;抓好浸種催芽關;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管理。
(二)水稻苗期常見侵染性病害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秧田輪換,精選種子并做好種子處理,培育壯苗,提高播種和育苗技術;
2.藥劑防治
防治綿腐病以預防為主,在秧苗l葉1心期,用65%敵克松可濕性粉 劑600倍液預防,始病期用200~4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多菌靈800倍 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
防治立枯病首先床土消毒,用30%惡霉靈水劑1000倍液,每m2床用 2~3kg。也可用30%土菌消水劑3~4mL,兌水3kg噴灑,進行床土消毒;在秧苗1葉心期或2葉心期,可采用65%~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 液,每m2苗床噴藥液2~3kg。
防治惡苗病重在種子處理即可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種,15~20℃時 浸3d,25℃浸2d,水層要高出種子10~15cm,避免直射光;或用2%福爾 馬林浸悶種3h,氣溫高于20℃用悶種法,低于20℃用浸種法;苗期發病, 每畝用抗枯寧3支加施保克2支,加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效在90%以上。 也可用惡霉靈防治。
(三)柑桔病蟲害防治
用11%乙蟎唑或24%螺螨酯或%噻螨酮防治紅蜘蛛;用20%丁硫克百威防治銹蜘蛛;用2.5%溴氰菊酯防治潛葉蛾;用40%噻嗪.毒死蜱防治介殼蟲;用10%吡蟲啉、25%吡蚜酮防治木虱;用80%代森錳鋅防治炭疽病。
四、部分農作物田間管理措施
(一)水稻
水稻育苗拋秧前,應注意施好送嫁肥,一般每畝施用尿素7.5公斤,栽培上可參照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或“三控”栽培技術操作規程;晚造施用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要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盡早回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大田要施足基肥,畝施復合肥25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遲施分蘗肥,拋秧后12-15天,畝施尿素5-7公斤,氯化鉀5-6公斤。近期天氣高溫高濕,注意“以水調溫”,增大植株間空氣濕度,緩解高溫影響。
(二)蔬菜
選用耐高溫高濕、抗病性強的品種。二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深翻土壤20cm以上自然高溫烤曬10—15天,可有效殺死土壤中病原菌和蟲卵。三是播種前宜進行種子消毒處理,育苗應做好遮蔭防雨沖刷;瓜類要注意防治霜霉病和瓜薊馬等病蟲;葉菜類要注意防治黃曲條跳甲、小菜蛾和軟腐病等病蟲。
(三)茶葉
管理對象主要是1~2齡茶園。幼齡期茶樹要做好抗旱保苗、合理施肥、促苗養苗,高溫季節采用遮蔭、噴灌等方式降溫。栽苗后要保持土壤濕潤,成活前每隔3~5天澆水1次,防止干旱。若遇久睛干旱天氣,要淺耕保水和灌溉抗旱。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行間鋪草或種植綠肥,可防止雜草生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每畝鋪干草1000kg或鮮草2500kg。草鋪在茶行兩邊,小行間也要鋪上,注意不要鋪太厚或蓋住茶苗。也可施發酵過的稀薄人糞尿,以提高苗期的抗旱能力。
五、水產主要管理措施
1.要加強日常管理,堅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要防止水質突變造成魚的缺氧和出現應激反應。提前做好預防臺風、洪水等措施,暴雨過后, 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質的變化,及時做好調控。
2.建議白天多開增氧機,打破池塘水體分層,增加溶氧。可以潑池塘解毒寶+水毒清,降解毒素,穩定水質。
3.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預防:(1)減少餌料的投喂,盡量降低放養密度,減少應激因素,改善養殖環境,增加開增氧機的時間,保持池塘溶氧充足,有條件的可適當降低水溫。(2)潑灑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和免疫增強劑等加強營養,可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消毒,控制水體中的有害細菌。藥物防控:發病時使用體外消毒劑藥浴;5—10mg/kg體重的氟苯尼考、50—100mg/kg體重的鹽酸多西環素粉連續使用一周,休藥期需大于30天。利用具有無乳鏈球菌抗菌活性的中草藥對鏈球菌病進行防控。
4.肝膽綜合癥:魚類肝膽綜合癥主要指由各種非寄生性因素引起的肝臟損傷、肝功能障礙的疾病。主要發病原因有:養殖密度過大,養殖水體氨氮濃度過高導致魚排泄代謝產物困難,日積月累,增大肝膽負荷;投餌量過大,及飼料營養不適合魚類營養需要,增大肝膽負荷;飼料氧化、酸敗、發霉、變質產生的醛、酮、酸、黃曲霉素、亞硝基物等有毒物質促使肝臟嚴重受損;長期使用促生長素(喹乙醇、黃霉素等)、抗生素(呋喃唑酮、復方磺胺嘧啶等)、殺蟲滅菌藥(溴氯菊酯、敵百蟲等)引起損害肝臟;缺乏膽堿、VE、生物素、肌醇、VB1、VB6等魚體參與脂肪代謝的維生素,導致魚肝臟脂肪蓄積;飼料中含有棉酚、硫甙、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可損害肝臟。6-9月為高發病期,常見于0.5kg-1.5kg投喂飼料的草魚。防治:每隔20-30天定期添加電解多維、高溫季節控制投餌量是預防草魚肝膽綜合癥的關鍵,同時養殖后期定期使用有機酸、EM菌,控制養殖水體氨氮、亞硝酸鹽、保持水質良好;發病時減少投餌量,添加投喂青草,內服A、B、C、D、E族維生素、三黃粉,搭配拌料投喂恩諾沙星和外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防治繼發感染細菌病。
地址:羅陽鎮博惠路307號 郵編:516100 責編:博羅農事指南工作組 聯系電話:(0752)6635628 網址:http://www.yuanhaizheng.cn/nj/ 郵 箱: blnjxx@qq.com |
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