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惠州頭條
為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力度,為我省奪取早稻糧食豐收提供有力支撐,5月12日,廣東省早稻技術服務專家組工作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全省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省農科院專家教授,以及湛江、韶關、梅州、肇慶、江門、茂名、惠州等地的水稻專家20余人齊聚,通過座談、深入田間,共同交流當地早稻種植、生長情況。當前,早稻大部分已經進入到分蘗末期和拔節期,部分早插水稻處于幼穗分化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
工作會上,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三級調研員、省早稻農業專家組成員李雄兵分析介紹了我市今年早稻生產特點,特別是新增早稻生產情況。同時,對土壤肥力、辦田除草、選用品種、抓好露曬田關鍵時期及中后期病蟲害防控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意見。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了解到,我市今年早稻生產總體形勢較好,播種面積增加,省下達早稻新增面積2.63萬畝順利完成,優質稻品種和超級稻品種面積進一步擴大,禾苗長勢普遍較好,生長較為平衡。
當前,早稻大部分已經進入到分蘗末期和拔節期,部分早插水稻處于幼穗分化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
“當前中期管理應重點抓好分蘗末期到拔節期禾苗的曬田工作,通過曬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順利轉化,并為葉片轉色后適時追施幼穗分化肥,促進大穗多粒,奪取高產創造有利條件。”李雄兵表示,當前還要注意直播稻田除草、病蟲防控以及三類禾苗追肥等方面工作,通過進一步加強管理為早稻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提醒:我市當前早稻田間管理工作要點
1 科學施肥
抓好適施長粗肥、巧施幼穗分化肥、視苗情補施壯尾肥,達到壯蘗壯莖、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的目的。
2 科學管水
當前水分管理需重點抓好分蘗末期到拔節期禾苗的曬田工作,曬田應把握以下原則:
1.時間應把握在分蘗末期至拔節初期、畝苗數達到計劃穗數的80%時進行。曬田過早,影響有效分蘗的產生與生長,曬田過晚,新分蘗過旺生長,延遲幼穗分化速度。
2.稻株莖葉生長過旺,氮肥用量過多,葉片發黑稻田應重曬田、早曬田。反之稻株長勢弱小應晚曬、輕曬或不曬。
3.土層深厚、肥沃,稻株呈現出徒長,葉色發黑的應早曬、重曬;土質較薄,保肥保水較差的應晚曬、輕曬。黏土層透水性弱的應早曬、多曬;漏水田不曬。
4.輕曬田塊,要求達到田面開細縫,人腳下去不粘泥;中曬的田塊,曬到田面出現雞爪狀裂紋;重曬的田塊,要達到白根外露,葉色褪淡,葉片直立的標準。通過曬田,控制水稻無效分蘗的發生,提高稻株硅化程度,促使幼穗分化二期順時轉赤,為追施幼穗分化肥創造條件。
3 綜防病蟲害
根據氣象預報,我市已經進入到前汛期降水高峰期和強對流天氣多發季節,早稻中后期田間蔭蔽、高溫高濕、強對流天氣頻發,各類病蟲極易爆發成災。要密切注意病蟲測報、加強巡田檢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做好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的綠色防治,確保我市稻米品質提升和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