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種子部 王瑞紅
為進一步抓好全市水稻優新品種的示范推廣,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高效,為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提供有力的良種支撐。10月27日,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在龍門縣龍田鎮西埔村市級良種展示區召開了2020年全市晚造水稻優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參加此次觀摩會的人員有各縣(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良種推廣工作的副主任、種子股長、種子技術骨干、糧食生產大鎮農技站站長、農民合作社代表、水稻種植大戶等近100人,我市多家媒體到會現場觀摩報道。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和審視了龍田鎮西埔村水稻優新品種表證示范基地參展品種。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三級調研員、高級農藝師李雄兵就參展的33個品種的生育特性、穗粒結構、群體表現、綜合抗性以及米質等級等進行了詳細介紹。李雄兵說“今年晚造,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加大品種更新換代,加快良種推廣力度,確保我市糧食生產安全高效”。觀摩會上示范展示了新品種19香、莉香占、禾廣絲苗、南油絲苗、禾粵絲苗、廣油占、粵莉絲苗、禾廣油占、野優5522、廣泰優天弘絲苗、華美優3352等,下來我們將對常規稻19香、禾廣絲苗、南油絲苗、南優占,雜交稻野香優莉絲、野香優巴絲、野優5522、華美優3352、廣泰優天弘絲苗等品種作為我市重點加大推廣的品種。 據悉,此次觀摩會現場展示的水稻優新品種均來自于省農科院、華南農大、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科研育種單位和種子生產企業,所引進品種能較充分代表我省當前水稻生產用種發展趨勢。
近年我市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晚造糧食生產略有增長。今年,我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共計引進水稻品種65個、甜玉米品種36個、花生品種12個,以及特色蔬菜、南藥、花卉品種60多個,新引進的品種田間表現優勢種性突出。據統計,今年我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將達99%以上,其中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9.5%,甜玉米良種覆蓋率達100%,馬鈴薯良種覆蓋率達100%,花生良種覆蓋率達99%,為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堅實的良種科技支撐作用。
最后,在觀摩會上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強調,今年我市農作物優新品種推廣力度大,為農民增產增收發揮了強大的良種支撐。對接下來我市的良種示范工作提出3點意見:一是各縣(區)要認真做好良種展示示范工作,加大優新品種引進力度,注重良種與良法配套,讓優新品種的豐產性、抗性及品質等優良性狀充分表現;二是各縣(區)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和種植業結構,不僅要引進示范推廣主要農作物,在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同時加大特色蔬菜、特色水果、南藥、花卉等品種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通過良種示范推廣助推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充分認識抓好冬種生產對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大意義,做好冬種指導服務工作,奮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