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6月21日夏至,16~30號,氣溫25~35℃。當前我縣已經進入“龍舟水”集中期,容易發生持續性、極端性強降水,應隨時注意防范旱澇急轉和強降水、強對流引發的突發性災害。各地應密切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工作,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安排農業生產。
二、種植生產管理要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過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夏至前后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容易發生局部性洪澇災害、強對流天氣等重大氣象災害。持續強降水可能會造成田間積水、農作物受淹、倒伏、落花、落果、裂果、病蟲害高發等災害的發生,如果發生積水現象,要抓緊時間做好田間水利設施的修復和排灌渠的清淤、疏通、修整及農作物搶收等工作,并繼續加強做好防御工作。
(一)蔬菜
目前春種的茄子、辣椒、黃瓜、苦瓜、豇豆等茄果、瓜豆系列蔬菜進入采收盛期,要及時按級采收,防止老化,提高商品性;油青菜心、小白菜、莧菜、木耳菜、空心菜等耐熱葉類菜要求分批播種,連續采收,補充瓜豆消費主流空隙,增加收入。田間管理方面要注意還要根據天氣、土壤和植株長勢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病果,拔除病株集中處理,使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發生。同時要根據不同蔬菜品種管理要求適時增施磷鉀肥,追施尿素薄肥,以增強生長勢,促進根系生長,延緩落市時間。
病蟲害防治優先采用誘蟲燈、防蟲網和黃板來降低蟲口密度,然后選用生物農藥或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并嚴格遵守施藥后的安全間隔期采收的規定。
遇連續下雨應加強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與田間濕度,盡量減少蔬菜積水時間,促進根系正常生長。
(二)水稻
加強早稻后期管理,干干濕濕,養根保葉,不要斷水過早。高溫高濕天氣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要以“破口期”為關鍵期,做好早稻中后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到“早破口早施藥,遲破口遲施藥”,重點抓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鉆蛀性螟蟲、稻瘟病、紋枯病等重大病蟲的防控。后期重點抓好褐稻飛虱和穗頸瘟的防控。
(三)花生
高溫高濕天氣,花生易產生徒長,可適當用多效唑控苗;處于盛花期的花生,應加強營養供給,可用過磷酸鈣3斤加適量清水浸一晝夜,取清液加尿素1斤,氯化鉀0.5斤,兌水120斤,進行葉面噴施2~3次,每7~10天1次。遇雨天要及時排除積水;天氣放晴時可適當噴施多菌靈以達到殺菌消毒作用。
(四)茶葉
茶樹經過春茶連續采摘后,樹體的大量營養物質已被消耗掉,這階段的茶園管理主要任務是恢復茶樹生機。夏季茶樹新梢生長旺盛,如果茶園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生殖生長旺盛會過分消耗養分,直接影響夏茶的產量,同時對秋茶甚至來年春茶產量也有重大影響,致使秋茶或來年春茶遲發少發。因此,茶園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幼齡茶園。淺耕除草、追施肥料、鋪草防旱。可以破壞土壤表層毛細管減少下層水分蒸發、抑制雜草生長,刺激下輪茶芽萌發、恢復生機。
2、及時修剪。根據茶樹年齡和樹勢,采取相應的修剪措施,培養整齊豐產樹冠。修剪后必須加強水肥管理。
3、合理采摘、留養。夏季采摘應注意多留葉,葉層厚度保持15—20厘米。
4、疏通水溝防澇。“龍舟水”集中期降水較多,如果積水將不利于茶樹生長。因此,不論平地或坡地茶園,都應注意茶園的疏通排水,避免在汛期發生澇害。
5、重視病蟲害防治。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倡使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誘殺、人工捕殺、摘除)。重點預防茶小綠葉蟬、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蟲、螨類等危害夏秋梢。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6月下旬龍舟水較多,天氣變化幅度大,容易對塘魚產生應激作用,因此水產養殖應以飼料投喂、調節水質及疾病防控等為工作重點。具體措施如下,僅供參考。
(一)病情預測
1、草魚:易發生出血病、腸炎病、肝膽綜合癥等,需要重點防控。
2、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
3、加州鱸、生魚等:易發生諾卡氏菌病。
4、鱖魚:易發生虹彩病毒病。
(二)防控措施
1、科學掌握投喂量。
(1)保證餌料質量。動物性餌料要新鮮適口,基本不帶致病菌。配合餌料要求配方合理,營養全面。青綠餌料要求青嫩爽口。
(2)科學投喂。堅持“四定”原則,根據天氣、水質和水產養殖動物活動和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投喂量。
2、定期調節水質。
(1)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水體清潔劑清潔養殖水體,殺滅有害細菌,使水體的透明度、溶氧、pH值等都保持在適宜的狀態。
(2)定期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常用的微生態制劑有光合細菌、枯草桿菌、芽孢桿菌、乳酸桿菌以及EM制劑等。
3、做好魚病預防工作。
(1)要堅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結合。
(2)因雷雨、悶熱天氣現象頻繁,魚塘容易因缺氧而發生泛池,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發現缺氧應及時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定期潑灑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
(3)病害防治方法應根據養殖品種的實際情況,在相關專業機構或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
(三)生產管理方面
1、每天早、中、晚堅持巡塘,觀察塘魚攝食和活動情況,及時打撈殘餌。做好養殖場周邊排洪溝的整理與疏通工作,檢查池塘進排水口,加固塘堤,預防因突發性暴雨產生洪澇災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近期雨水較多,養殖戶要加強巡塘,提前降低池塘水位,加固塘基及防逃設施,檢查養殖器械和用電設施的安全等。
3、陰雨天氣時,少投或不投飼料,并適時開增氧機。
4、建議每隔20~30天,殺菌消毒一次,盡量減少有害病菌的生長。待殺菌消毒藥效過后,每隔20~40天調節池塘水質一次,及時改善水質,促進塘魚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