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編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31日
立冬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11月1日到15日天氣晴天到多云為主,氣溫15-28℃,晝夜溫差較大,請關注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報,巧用天時搞好農業生產。
二、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11月7日立冬,諺語說“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這時節正是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做好秋收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水產養殖越冬準備等工作。有進行綠肥種植的地方繼續進行綠肥播種。冬種作物要注意增施有機肥料,施用暖性有機肥較好如牛糞,不要偏施氮肥。
(一)水稻
對成熟的晚稻要注意適時收割,對未成熟的晚稻要注意養根保葉,保持田間濕潤,不宜過早斷水。晚稻收后,稻稈要充分利用起來,采用秸稈覆蓋還田,可覆蓋在馬鈴薯、芥菜、椰菜等冬種作物上,暨可防寒、防霜凍,又可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
(二)蔬菜
露地種植的喜溫蔬菜已經結束,應根據天氣變化搶種晚茬馬鈴薯、豌豆、荷蘭豆、四季豆。半耐寒蔬菜要抓住時機,做好收獲前的管理;耐寒蔬菜,如果面積不夠仍可補種;溫室要及時栽種,加強防寒防凍工作。
(三)茶葉
重點做好茶葉采摘、名優茶加工和市場營銷工作,加強茶園的日常管理工作。多霧的高山以及蔭蔽、低洼茶園由于濕度高、溫度低、日照弱,如果存在偏施過施氮肥、管理粗放、采摘過度、茶樹衰弱等情況容易發生高濕低溫病害。
(四)花生
11月花生大部分都處在莢果成熟期,要注意防旱防澇,通過保根保葉提高飽果率實現增產。過旱用小水溝灌或者噴灌,忌大水漫灌;如果遇到大雨要及時排出積水防止內澇。病害主要防葉斑病。
三、水產養殖管理措施
11月份的晝夜溫差加大,養殖水生動物進入后期生長階段,要做好水質調控和飼養管理。需要越冬的養殖品種要提前做好入冬前的準備工作,以利于養殖品種的安全越冬。具體如下:
(一)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等,增強營養,提高抗病能力,結合天氣及養殖魚類的吃食情況,將投飼量降至2%左右。
(二)如無必要,不要進行捕撈操作;捕撈后要及時用消毒藥對池塘殺菌消毒1次,防止塘魚因捕撈受傷引發水霉病,用量按照說明。
(三)加強日常管理,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檢查塘堤及進排水口,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要注意天氣、水質突變造成魚類缺氧死亡。
(四)不用清塘的養殖戶,建議將池塘水位調節到最高,預防越冬期間缺水。
(五)為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嚴寒天氣災害,現編發<養殖魚類抗寒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供養殖戶參考。
《養殖魚類抗寒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
一、防治措施
1.切斷不同水溫層對流及風力造成的交換。
寒災期間,雨水較冷,比重大,容易往下沉,加速池塘底部降溫,強烈的北風作用會使池塘水表面和池底產生緩慢交替作用,使池塘底部水溫迅速下降。
在池塘北面1/3地方兩邊打上木樁,拉上鋼絲繩,上面拉薄膜,以阻止冰冷雨水往下沉。
在池塘北面搭建擋風棚,阻擋北風直接吹到池塘表面,減緩池水對流作用,從而減慢池水降溫。
2.具薄膜大棚的池塘可在大棚內燃燒碳、柴等以增加溫度。
3.在小水體的名貴品種,可施加食鹽,使水體的鹽度達2-3‰,可提高魚蝦的抗寒能力。
4.有條件時,在池塘底部用熱水管注入熱水,或溫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熱島,有利于魚類聚集御寒。
二、注意事項
1.在寒流襲擊期間,切不可因為池塘水位低而加水,以免魚類應激凍死。
2.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陽燈加溫,因燈光引誘魚類到池塘表層低溫區而凍傷,易引發水霉病而死亡。
3.盡量不開動增氧機或攪動池水,減少池塘水對流,減慢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以免魚類受驚應激凍死。
地址:羅陽鎮博惠路307號 郵編:516100 責編:博羅農事指南編審組 聯系電話:(0752)6635628 網址:http://www.Boluo.gov.cn/nj/ 郵 箱: blnjxx@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