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編 發布時間:2019年3月1日
|
驚蟄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3月6日驚蟄。3月份上半月,天氣多雨潮濕,氣溫大約11—25℃之間,天氣以陰雨天為主。請關注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報,根據實際天氣情況適時安排農業生產工作。
二、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農諺"驚蟄始雷,大地回春"。驚蟄期間,氣溫回升,陰雨天氣較多。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span>
目前,大部分冬種作物已成熟收獲,要抓緊做好成熟作物的收獲收尾工作,同時要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生產上注意防止病蟲害,抓好水稻、蔬菜、花生、甜玉米等早春作物的播種、育苗等工作,并結合天氣情況做好蔬菜、茶樹、果樹的肥水管理等工作,以利防寒保墑、促芽保苗、早生快發。水產方面要做好病害預防和放苗等工作。
(一)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1.對已進入收階段的冬季蔬菜和對受凍害或長勢較弱(漚根)的蔬菜作物要盡快清園,消毒土壤,進行換茬提高春季產量。
2.對年前種植的如遲椰菜、遲菠菜、遲蘿卜、生菜等在田蔬菜,必須繼續搞好肥水管理和清溝瀝水工作。
3.對提早播種的蔬菜苗應繼續做好防寒冷育苗工作。
(二)茶葉
1.加強茶園茶餅病的防治
春季由于溫度低,陰雨天較多,茶餅病較容易發病。可以通過清除雜草、枯枝、適當修剪,砍除遮蔭樹,促進通風透光,減輕發病。對于發病茶園,在發病初期噴用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連噴2-3次;非采摘茶園可噴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保護茶樹;采摘茶園如需噴施波爾多液,可于春茶采摘20天以前噴施。
2.做好茶葉采摘
隨著氣溫回升,茶樹也漸漸開始萌芽,達到采摘標準的茶葉應及早采摘,提高茶葉產量。
3.茶樹可適當修剪,并及時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發葉,提高茶葉產量。
(三)花生
爭取農時,適時整地、播種,天氣晴朗時就必須把年前犂翻深曬的田塊耙均整平,在春分前后一周內播種,同時播種后注意保溫保濕保肥,建議釆用花生專用除草地膜。好的種子是成功的一半,在選種方面建議選擇粵油45,粵油13,航花2號,仲愷花10,汕油188,汕油199,汕油523等等。
(四)水產養殖
3月份氣溫、水溫逐步升高,但仍有寒潮的入侵,漁業生產開始進入繁忙季節,水生動物病害的發病率會逐步上升。
1.隨著水溫的上升,前期凍傷后的養殖品種極易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蟲病,養殖生產者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同時可適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2.3月份開始進入水產放苗期,注事項如下:
(1)選擇優質苗種:優質健康的苗種是養殖生產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養殖戶選購苗種時要從有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種苗場購買,并要求提供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合格證明。一般同齡的魚種規格應力求整齊、來源一致、體質健壯且體表鱗片完整無損等。
(2)徹底清塘:池塘是水產品生長生活的場所,也是各種病原體的滋生貯藏的場所。因此在早春苗種放養前及時做好徹底的清塘消毒,為水產苗種培養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條件,是預防水產疾病和提高養殖產量的重要環節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方法參考以前農事指南。
(3)注意體表消毒:苗種體表消毒是切斷病原體傳染、預防疾病的切實有效的方法。在魚種下塘前,應先用聚維硐碘或硫酸銅浸泡,也可用食鹽水溶液浸洗魚體。
(4)注意盡早放養:根據養殖習慣和池塘條件,因地制宜確定主養品種、放養模式和搭配比例。為提高綜合效益,常規池塘最好實行魚蝦蟹多品種立體生態混養。做到充分利用早春時期盡量早放養,以便早適應環境、早生長和延長生長期。一般在水溫15℃以下、3月底前結束放養為佳。苗種放養應選擇晴天、氣溫高時進行。放養地點應選擇在避風向陽處,將盛魚種容器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傾斜,讓魚種自行游入池塘中去。
(5)注意水位控制:在適溫范圍內,水產品會隨著水溫上升而增加攝食量,并加快生長。因此,初春池塘水位應控制在0.6-0.8米,使陽光直射,促進水溫較快升高,充分發揮肥效,促使水產品提早開食。開春后,應勤注水,對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時,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溫驟降,以少量多次為好。遇連續陰雨天氣時,要提前適當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溫變化幅度過大。
(6)注意水質調節:初春當水溫穩定時,池塘中就要追施肥料,以培養水中的天然餌料。施肥量根據水質肥瘦及肥料質量而定,肥料品種應選擇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為好。使池水呈黃褐色或黃綠色為標準。若發現水質老化和偏酸性,應及時注入適量新水,并用生石灰全池潑灑。作用為改良土壤,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釋放營養素,保證有機物質的良性循環,增加水的肥度。當水質清瘦時,應適當施一些腐熟的有機肥,以保持水體有中等肥度,水質透明度以30-40厘米為宜。同時,在進水時要注意防止污水和敵害生物流入池內。
(7)注意適時開食:要做到盡早開食。當水產品開始活動并攝食時,這時應及時給魚類投餌。首先要進行引食馴化,先用5-7天的時間在食場的周圍撒入少量碎細料進行誘食,以后逐步縮小馴食范圍,直至將馴食范圍轉移至食場,這樣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餌料最好選擇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飼料,以增強水產品體質,加速其生長。一般每次投餌量以3小時吃完為度。以后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步增加投餌量和投餌次數。但寒潮和冷空氣來臨之前可以少投或不投,切忌投飼過多。
(8)注意病害防治:越冬后的魚苗體質會下降,容易得病,另外由于運輸原因,往往造成體表受傷,為病原體入侵打開缺口,因此應十分注意病害防治工作。做到每天早晚巡塘,及時打撈殘餌,保持池水清潔,禁止投喂變質的飼料。春季常發生的病害主要是水霉病及車輪蟲、斜管蟲等寄生蟲病。應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對癥下藥。每半個月用生石灰化水潑灑,調節水質,增強水體的緩沖能力。寄生蟲病可采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化水潑灑。
地址:羅陽鎮博惠路307號 郵編:516100 責編:博羅農事指南編審組 聯系電話:(0752)6622543 |
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