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南方農村報
“紅火蟻防控是大事、要事、急事、難事;廣東是紅火蟻發生最早、面積最大、程度最重的省份,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依然艱巨;壓實屬地責任就是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壓實地方一把手的責任,抓不好的要約談;簽署防控責任書,就是立下‘軍令狀’,以結果論英雄。”
10月15日,廣東召開全省紅火蟻防控現場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紅火蟻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分析當前我省紅火蟻疫情防控面臨的形勢,對下一步阻截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會上,省農作物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與21個地級以上市防控指揮部總指揮簽訂紅火蟻防控責任書,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
會議現場。 南方農村報 任亞航 拍攝
全省紅火蟻防控成效顯著
紅火蟻是全球公認的百種最具危險的入侵物種之一,自2003年臺灣首次發現紅火蟻入侵以來,截至2021年7月,紅火蟻已蔓延至全國13個省(區)。
廣東是我國大陸最早發現紅火蟻的省份,也是最早開啟紅火蟻研究與防控的地區。去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重視程度、防控力度前所未有。
今年以來全省深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紅火蟻阻截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壓實防控屬地責任,開展部門協同聯動,科學有效控制紅火蟻擴散危害。
紅火蟻蟻巢展示。南方農村報 任亞航 拍攝
據統計,截至8月30日,全省實施防控面積585萬畝次,4級及5級疫情面積占總發生面積4. 5%以下,較2020年下降3個百分點,公共區域基本控制在3級及以下發生水平。全省沒有發生因紅火蟻蔓延危害而造成耕地連片丟荒和人員嚴重傷亡事故。
據悉,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省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強化責任意識,把紅火蟻防控工作從技術行為上升到行政推動行為,從部門行為上升到各級黨委政府行為。惠州、清遠等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現場督導檢查紅火蟻防控工作,深圳市打造專業化防控模式,佛山市推動基層專業隊防控模式,云浮市開展全域監測普查,廣州、珠海實現信息化監測全覆蓋,全省公共區域內紅火蟻基本控制在中等偏輕發生水平。
觀摩會上,苗木檢疫演示。 南方農村報 任亞航 拍攝
深圳是國內最早報告紅火蟻的地區之一,較早推廣使用餌劑防治法,應用撒播器、無人機等器械設備,實施大范圍專業防治。當前,深圳市內已基本形成市、區、街道分工明晰、相互配合的防控體系,成功打造城市化程度較高地區防控“樣板”。
佛山市積極探索紅火蟻基層防控創新機制,成立村級防控服務隊,積極推動基層防控模式,實現統一購藥配發、實操培訓、捕殺防控和指導評估,重點推進隊伍標準化建設,推動基層防控落地實施。
為有效防控紅火蟻,惠州市博羅縣成立了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把紅火蟻疫情防控工作列入了縣、鎮以及各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構建起“分級管理、分級響應、屬地實施”和上下聯動的防控體系。
英德作為當前廣東地區紅火蟻發生危害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英德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做表態發言時指出,接下來英德將通過強化學習教育、摸排調查、宣傳引導、組織統籌、資金技術投入、督導考核的方式確保防控到位,力爭在11月底把全市11.93萬畝的紅火蟻面積縮減到7萬畝以下。
危害范圍增大提升危機意識
紅火蟻是典型的社會性害蟲,其入侵和發生具有攜帶傳播途徑多、遷移擴散速度快、適生地理區域廣、侵入生境類型雜、潛在繁殖能力強、蟻巢密集數量大、攻擊危害性情猛等特點。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朱恩林介紹,當前國內紅火蟻防控面臨境外持續傳入和境內快速擴散的雙重壓力。“境外主要是海關渠道傳播進來,境內主要是隨苗木、建材、垃圾等進行傳播。今年前十個月全國紅火蟻危害范圍增加了90個縣區。”
紅火蟻單靠技術措施難以根除,要靠綜合措施,外防入侵,內防擴散,同時加強法律措施,從源頭上防治,尤其對草坪、苗木、花卉等進行檢疫。“紅火蟻防控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黨政重視、專業團隊發力、法律部門參與、多部門協調配合。”朱恩林說。
紅火蟻蟻巢展示。南方農村報 任亞航 拍攝
“當前及今后一定時期內紅火蟻的入侵和發生將呈現出更快、更廣、更重的趨勢。”廣東省紅火蟻防控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陸永躍介紹,目前我國紅火蟻嚴重發生區只占總入侵區域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如不嚴加防控,嚴重發生區域的比例將會迅速增大,對農林業生產、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
陸永躍指出,隨著紅火蟻的不斷擴散蔓延,被入侵的地理區域環境條件多樣性、異質性將進一步增大,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紅火蟻可能產生更大的適應性進化,生物學、擴散、發生規律等方面會出現新的變化。
根據研究表明,當前紅火蟻已入侵了20多類環境和生境,隨著紅火蟻入侵地區的迅速征集,滋生的環境和生境類型也必將顯著增多,各行業部門所管理的地域都會成為紅火蟻的入侵危害區。
簽署“軍令狀”落實防控責任
近年來,廣東在紅火蟻防控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紅火蟻繁殖能力強,在我國以多蟻后型為主,擴散傳播途徑多。廣東光溫條件特別適宜紅火蟻生存繁殖,總體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依然艱巨。
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認清紅火蟻防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抓好行動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屬地責任,凝聚部門合力,開展督促問責;開展科學防控,提升技術水平,推進分類施策,狠抓檢疫監管。
南方農村報 任亞航 拍攝
據了解,接下來,全省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我國生物安全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指示和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廣東省防控紅火蟻若干措施》,省防控指揮部《廣東省紅火蟻防控三年行動方案》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逐條逐項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堅決打贏紅火蟻阻截防控堅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一是打好秋季防控攻堅戰。利用10月至11月的秋季防控有利時機,掀起防控高潮,年底做好防效抽查與驗收評價工作。
二是推進全域監測普查。實行監測網格化管理,展開紅火蟻監測信息化試點建設,通過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疫情監測和動態管理水平。
三是不斷提升防控水平。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建立紅火蟻綜合治理示范區,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紅火蟻綜合治理水平提升。
四是強化檢疫監管。嚴格實施應施檢疫的植物及其制品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檢疫復檢。督促鄉村環境改造升級、城建、園林綠化、道路設施等施工方、監理方嚴格把關,嚴禁無檢疫證書草皮、花卉、苗木進行綠化種植。
五是加大科研技術攻關。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部紅火蟻聯合科研攻關項目,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開發安全穩定高效平價餌劑配方及新劑型,構建水產養殖區、水源保護區等不同生境的紅火蟻防治技術體系。
會上,省防控指揮部總指揮與21個地級以上市防控指揮部總指揮簽訂紅火蟻防控責任書,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各地將認真對照紅火蟻防控責任書責任目標,逐一推進,確保紅火蟻發生面積有效核減、紅火蟻發生程度明顯降低、防控效果達到良好以上、植物檢疫措施有效落實。
【記者】任亞航 戴甜甜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