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后曾就職于知名企業,卻放棄了大城市和知名企業的高薪優待,選擇到博羅扎根,用實干為博羅的發展作貢獻。她,就是“廣東省三八紅旗手”趙春艷。
3月4日上午,記者在博羅縣農業科技示范場看到趙春艷時,她正向工作人員了解示范場近期的經營情況,這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趙春艷的心。
1980年出生的趙春艷是黑龍江人,現任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2009年,趙春艷通過競聘成為我縣公開引進的第一批高層次人才,先后在縣畜牧獸醫局、湖鎮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
2008年博士畢業后,趙春艷曾工作于呼和浩特一家知名企業。2009年,丈夫看到博羅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消息后,十分心動。“博羅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高層次人才招聘和培養,當時我們馬上就決定留下來了。”思慮過后,趙春艷決定和丈夫一起到博羅發展。“(這個決定)可以說改寫了一生吧。”
初來乍到,對于這片陌生的土地,趙春艷也曾有過短暫的彷徨:不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頂著博士“帽子”的壓力,大家都對她有很高期望。為了更快融入這片土地,她始終腳踏實地,經常深入生產一線,為農戶傳送新知識新技術,主持完成了博羅縣科技計劃項目《微生物發酵床飼養保育豬模式的研究》《大平蚯蚓的飼養與應用研究》,惠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繁殖母豬弓形體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項目的實施,促進了現代化農業發展,為解決養殖業污染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實現資源的再利用。此外,她參與主導的項目曾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廣東省優秀科技成果獎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為我縣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到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以來,趙春艷累計引進推廣農作物優新品種近100個、先進適合技術30多項,全縣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9%以上;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0多萬畝次、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160多萬畝次;開展農業科技下鄉及農業技術培訓200多場次,培訓及服務農民2萬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0多萬份;發布《“二十四節氣”農事指南》100期、《病蟲測報》60期、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45期、漁情信息采集60期。同時,致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廣“3+1”農業技術科學系統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大力發展精品特色有機農業產業和省級蔬菜產業示范縣項目,實現農業產業興旺;大力摸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之路,探索農業產業融合,注重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推動中草藥產業、蠶桑產業在我縣的壯大發展,努力探索桉樹林改造的替代產業發展。
此外,她還積極探索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并主持完成《冬種馬鈴薯覆蓋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的推廣應用》,廣東省鄉村振興《博羅縣2018年蔬菜產業示范縣》等項目。認真總結實踐經驗,主持制定 《艾草栽培技術規程》(DB 4413/T 18-2020)、《果桑生產技術規程》(DB4413/T 11-2020)等技術標準,為我縣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我覺得,我們留在博羅是非常值得的。”在博羅13年,趙春艷用自己的學術、實干和創新在博羅“書寫”著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篇章。她常常說,博羅這片熱土給了她家一般的溫暖,讓她能在這里綻放出屬于她自己的“理想之花”。
羅浮新聞
記者:朱莉萍、張軍建
一審:劉慧娟
二審:車玲
終審:黃敬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