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2022廣東荔枝“12221”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各地要切實保障荔枝品質,合力筑牢“廣東荔枝”品牌基礎。組織開展荔枝產業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對荔枝果農進行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培訓。
作為荔枝主產區的博羅縣聞令而動。4月22日上午,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聯合博羅縣科學技術協會、石壩鎮人民政府在石壩鎮秀埔村隆重組織了一場荔枝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暨現場觀摩會,廣東農技服務鄉村行博羅大隊輕騎兵團隊為周邊各鎮農技人員和荔枝種植大戶詳細講解荔枝優質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品種是品質提升的基礎。作為荔枝傳統產區,盡管近年來,博羅縣大力開展了荔枝品質改良工作,引進了井岡紅糯、仙進奉、無核荔和觀音綠等優質荔枝新品種,但荔枝品種相對老化現象在博羅仍比較明顯,且這些品種成熟期相對比較集中,給市場銷售帶來較壓力。為此,當天的培訓班上,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特別邀請了惠州學院曾令達副教授為各位荔枝種植大戶詳細交接了荔枝高接換種技術。
為讓學員們能快速學以致用,當天的培訓還組織了嫁接現場觀摩會,博羅縣雅時園荔枝稀有品種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偉清根據多年荔枝種植、嫁接的實踐經驗,現場就如何挑選枝干、修枝整形、選接位、做接口、切接穗、放接穗、綁帶固定和露苗管理等關鍵環節,逐一進行深入淺出地詳細講解,將嫁接方法向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示范操作,并現場解答荔枝種植戶學員在荔枝嫁接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
室內講座+室外觀摩的培訓方式,讓參加培訓的學員們直呼效果很棒,不僅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讓他們對荔枝高接換種技術有了一個更全面、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還現學現用,讓學習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據了解,目前博羅全縣荔枝種植面積約10.2萬畝,主要品種有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近年來,博羅縣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圍繞“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通過加強“羅浮山荔枝”區域公用品牌打造,開展荔枝高接換種、發展冷鏈儲藏和果品深加工、良種良法示范果園等項目多措并舉,著力推動了博羅縣荔枝產業發展的提質增效。
“接下來,我們中心將從生產端切入,合理優化荔枝生產結構,通過引導種植戶進行高位嫁接改良,加快懷枝等低效品種的替換,加快仙進奉、井崗紅糯等一批優良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快速形成以龍華、泰美、公莊為代表的早、中、遲熟3大優勢區,拉長荔枝上市時間,形成均衡上市、相互銜接、差異化發展的區域格局,推進我縣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從而更好的助力鄉村振興。”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趙春艷說。
【記者】章四平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