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5月6日立夏,1~15號,氣溫21~32℃。博羅歷年來立夏前后天氣復雜多變,時有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請密切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提前好防御工作。
二、種植生產管理要點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期間氣溫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盛生長季節。隨著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容易導致作物濕害,高溫高濕的天氣還有利于多種病蟲害的流行。生產上要適時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蔬菜
立夏節氣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適合大多數蔬菜作物的生長和發育,是多種喜溫蔬菜開花結果的最佳時期,但也是蔬菜病蟲害的高發期,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要注意做好各種蔬菜的病蟲害防治。
1、露地瓜果類蔬菜的管理
春茬種植的豆類、瓜類、茄果類等作物正值植株生長期,這時作物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是需要水肥的臨界期,加強田間管理尤為重要,調節適宜的光照、溫度、濕度等生長環境;加強澆水、追肥、輔助授粉、疏果、植株植株調整等管理;應及時采收,以提高商品菜率,防止因采收過晚而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2、露地葉類蔬菜的管理和采收
露地種植的蘿卜苗、莧菜、四九菜心、空心菜、菜薯等作物加強肥水管理,并做好黃曲條跳甲、蚜蟲等害蟲的防治。同時做好葉類蔬菜陸續采收工作。
3、育苗
準備夏茬茄子、辣椒、瓜類的秧苗。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選用耐熱品種,采用72穴的塑料穴盤育苗。
4、注意防治新植瓜類枯萎病
初步病癥表現為瓜苗根部上下節位發生縱裂,俗稱“蔓割病”,裂開后流出紅色乳膠,撕開瓜苗可見莖蔓內部維管束發黑腐爛,然后瓜苗逐漸死亡,此病多發生于苗蔓期春雨溫濕期間,有條件可使用嫁接苗。直播移栽苗可于整枝后,采用惡霉靈或嘧菌酯+苯醚甲環唑一次噴霧及二次去噴頭灌根的方式進行綜合預防。
(二)果樹
1、進入幼果期的果樹,注意做好保果措施,適當施一次有機肥或施高鉀復合肥。
2、要加強病蟲調查監測,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如防治荔枝蒂蛀蟲要抓準成蟲高峰期施藥,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要在發病初期施藥;選用對口藥劑,可選用除蟲脲、滅幼脲或氟蟲脲等防治荔枝蒂蛀蟲,敵百蟲、高效氯氰菊酯防荔枝蝽蟓,代森錳鋅、春雷?王銅或嘧菌酯等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咪鮮胺、苯醚甲環唑等防治荔枝炭疽病。
(三)水稻
抓好稻田水分管理,適度露曬田,控制禾苗分蘗且提高有效分蘗率。早拋的水稻抓好中期排水露曬田,以多露輕曬為主,促進根系深化;下雨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重施始穗肥,早稻插秧后35~40天,畝施尿素6~8公斤,氯化鉀5~6公斤。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
(四)茶葉
春茶生產已進入后期采收階段,當前茶葉農事的重點是繼續做好大宗茶加工和茶園病蟲防治。從谷雨后到立夏,隨著溫度的升高,雨量的增加,茶樹病蟲害有所增加。采摘茶園,采用黃色誘蟲板防治,除了保護害蟲的天敵外,誘蟲板可以粘上黑刺粉虱成蟲、小綠葉蟬,飛蛾、蚊子、蒼蠅、蚜蟲等害蟲。
(五)花生
春花生要抓好花針階段(花生始花期及落針的時候)的管理。在雨水較多的天氣時,應及時疏溝排漬?;ㄉ蓟ê?天時,增施石灰,在花生主莖長至40~45厘米時,始花后27~30天,適量噴施矮壯素,防止徒長倒伏;在病蟲防治方面注意蚜蟲、薊馬、斜紋夜蛾,銹病和葉斑病等的防治。
(六)甜玉米
進入抽穗開花期的甜玉米,注意適當增施磷鉀肥,促進苞穗發育。
(七)中草藥
抓住降雨的有利時間盡早完成金絲黃菊、金銀花等中草藥的大田栽培。同時要注意栽培地塊的排水工程,防止汛期受浸。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5月份氣候變化大,水溫逐漸上升,水生動物病害的發病率將呈上升的趨勢,漁業生產也進入繁忙季節,要提前做好養殖生產管理。漁業生產措施如下,僅供養殖戶參:
(一)病害防治方面
1、病情預測
(1)池塘養殖品種:易發生車輪蟲病、斜管蟲病、指環蟲病、小瓜蟲、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腸炎病等;
(2)草魚:魚種階段易發生出血??;
(3)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span>
2、防控措施
(1)隨著溫度的上升,水生動物開始大量攝食階段,進入快速生長期,養殖生產者要加強生產管理,嚴格按“四定”原則投飼,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和免疫增強劑等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2)雷雨、悶熱天氣頻繁時,魚塘容易因缺氧而發生泛池,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如發現缺氧應及時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定期潑灑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
3、 病害防治方法
應根據養殖品種的實際情況,在相關專業機構或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
(二)生產管理方面
1、養殖戶要根據天氣條件、塘魚攝食情況和活動規律適當增加投飼量,“四定”要求投喂減少殘餌;
2、每天早、中、晚堅持巡塘,觀察塘魚攝食和活動情況,檢查塘堤和進排水口,及時打撈殘餌。做好養殖場周邊排洪溝的整理與疏通工作,預防因突發性暴雨產生洪澇災害,給養殖戶造成損失;
3、根據天氣及養殖品種情況,逐步升高池塘水位,使池塘水深達250厘米以上;
4、陰雨天氣時,少投或不投飼料,并適時開增氧機;
5、5~10月是池塘養殖病害高發季節,建議養殖戶每隔20~30天,殺菌消毒一次,盡量減少有害病菌的生長。待殺菌消毒藥效過后,每隔20~40天調節池塘水質一次,及時改善水質,促進塘魚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