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7月23日大暑,16~31日氣溫25~36℃。夏季天氣多變,短時強降水、短時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時有發生,容易發生局部性洪澇災害,應密切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工作,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安排農業生產。
二、種植生產管理要點
大暑期間,高溫高濕環境處,農作物生長旺盛,病蟲草害也處于高發期,同時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生產上迎來了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的關鍵時期。
(一)蔬菜
要重視夏秋茬蔬菜播種育苗和越夏茬蔬菜田間管理工作、防澇、防災工作。
絲瓜、苦瓜、冬瓜、辣椒、茄子、莧菜、木耳菜、空心菜等越夏蔬菜應加強植株整理,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可適時在露地分批陸續播種一些莧菜、木耳菜、空心菜、香菜、菜心等耐熱的葉類蔬菜,在8、9月淡季上市,彌補市場供應量不足。休耕的菜園,要清除殘枝敗葉,做好田間清潔工作。
(二)水稻
成熟的早稻應抓住晴好天氣適時收獲,做到熟一塊收一塊,減少后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同時應做好晚稻播種工作,早稻收割后要抓緊時間犁耙田,為晚稻移栽做好準備工作,爭取足夠的生長期。
早造收獲后稻稈不要亂在田頭燒掉污染環境,可直接回田或利用腐稈靈催熟回田,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
(三)茶葉
大暑期間溫度高、光照強、降雨多,雜草生長速度最快,茶園病蟲害發生增多,管理重點是加強茶園病蟲草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茶云紋葉枯病、茶炭疽病;蟲害主要有假眼小綠葉嬋、長白蚧;茶園惡性雜草生長旺盛的,應單獨進行防控。病蟲害防治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提倡使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誘殺、人工捕殺、摘除)。
(四)水果
荔枝龍眼做好采收后清園工作,包括修剪、防病蟲害、全園除草并在新梢抽出后應及時施速效肥壯梢。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七月雷雨、臺風較多,水溫、氣溫持續升高,天氣悶熱,要提前做好預防臺風、洪水等措施,暴雨過后, 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質的變化,及時做好調控。具體措施如下,僅供參考。
(一)病情預測
1、草魚:易發生出血病、腸炎病等,需要重點防控。
2、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需要重點防控。
(二)防控措施
1、加強投喂管理,增強體質。高溫天氣,水生動物進入快速生長期,要保證水生動物生長的營養需求,選用優質配合飼料、加大飼料投喂比例,并堅持投餌“四定、四看、一檢查”(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看天氣、看水色、看吃食、看活動,檢查殘餌量),靈活掌握投喂量。水溫超過30度后要適當減少投喂量。
2、加強水質管理,及時調節改善水質。暴雨、洪水后對養殖水體影響較大,要及時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潑灑或碘制劑消毒處理,施用微生物制劑、水質改良劑等方法調節水質,有條件的地方可加注新水。同時,要適當延長增氧機運轉時間,尤其是下陣雨、無風、光照不足時要及時開啟,防止缺氧造成二次損失。要加強管理,多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要防止水質突變造成魚、蝦的缺氧和出現應激反應。
3、加強日常管理,提前做好疾病防控。堅持早晚巡塘,及時掌握病情,對已發病的養殖品種要及時診治,并采取積極預防的方式,在水產飼料中拌喂維生素C等免疫增強劑,每天一次,連續5~7天,同時,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多維、三黃粉、免疫多糖等,增強水產動物體質,提高抗病力,迅速恢復生長。
(三)生產管理
1、每天早、中、晚堅持巡塘,觀察塘魚攝食和活動情況,及時打撈殘餌。養殖戶做好養殖場周邊排洪溝的整理與疏通工作,檢查池塘進排水口,加固塘堤,預防因突發性暴雨產生洪澇災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遇降雨較多時,養殖戶要加強巡塘,提前降低池塘水位,加固塘基及防逃設施,檢查養殖器械和用電設施的安全等。
3、陰雨天氣時,少投或不投飼料,并適時開增氧機。
4、建議每隔20~30天,殺菌消毒一次,盡量減少有害病菌的生長。待殺菌消毒藥效過后,每隔20~40天調節池塘水質一次,及時改善水質,促進塘魚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