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據博羅縣氣象局預計,受寒潮影響,16日凌晨起我縣將有一次明顯大風降溫并伴隨小雨的天氣過程,過程降溫幅度10℃左右,其中16~19日我縣維持陰冷天氣,20~22日天氣轉晴冷,晝夜溫差加大;此次寒潮過程氣溫下降幅度大,持續時間長,風力5~7級,過程最低氣溫:山區4℃左右(局部伴有霜凍或冰凍)、其余地區6℃左右。展望25~27日,29日~1月2日仍有兩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縣。建議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防寒防凍措施,并密切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預警信息,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二、種植業生產管理要點
12月22日冬至,冬至前后是興修水利、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積肥造肥的大好時機,也是充分利用冬閑田發展秋冬露地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的大好時機。冬閑田應翻犁曬白,清除田間、田埂及田邊雜草,消滅越冬病蟲、病源。水產養殖方面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寒流天氣,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遇降雨,要注意抓住機會做好蓄水防旱工作。
(一)蔬菜
1、安排適時適銷蔬菜品種種植,選擇一些冬性強,優質的良種。如生菜、芹菜、遲椰菜、遲蘿卜、西芹、胡蘿卜、菜心等長短相互搭配,安排好上市時間。明春早熟栽培的茄果類秧苗,應在拱棚內播種育苗,做好防凍保溫措施。
2、在低溫到來前,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培土、覆蓋等防寒措施,防止蔬菜凍傷。
2、蔬菜生產要加強田間的肥水管理,注意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多施暖性肥,以增強植株抗寒防凍能力。對茄子、番茄、甜辣椒等越冬苗要加強管理,多層覆蓋,以促菜苗強壯生長。
3、增施有機肥以提高植株的健壯生長和抗逆能力;防治病蟲害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做到對癥用藥、適時適量用藥、交替用藥,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保證出園的蔬菜是安全產品。
(二)茶葉
根據茶園生產實際情況,茶樹雪片茶采摘結束后,應做好如下工作:
1、修剪 修剪可以刺激芽葉萌發,有效增加茶葉產量,同時也可以帶走假眼小綠葉蟬等害蟲的大量卵和成蟲抑制害蟲的危害。修剪在上年剪口基礎上提高3~5厘米,平剪或弧型剪。
2、清園施肥 施基肥應在12月~1月上旬,可用堆肥、漚肥、畜禽欄肥、多種綠肥、沼氣液或殘渣,未經污染的河泥、塘泥、溝泥,菜籽餅、花生餅等餅肥以及商品有機肥等。結合施肥可進行清園,茶樹不少害蟲病原菌在雜草或枯枝落葉中越冬,茶季結束后應及時清除茶園中的雜草,清理枯枝落葉,以減輕來年茶樹病蟲為害。
3、茶園鋪草 有條件的茶園可全園鋪,條件不允許的茶園可在北面和風口處鋪草。
4、封園 封園藥劑可選用礦物類藥劑如晶體石硫合劑、機油乳劑和它們的混配劑,也可選用新型礦物油綠穎。45%晶體石硫合劑每畝用量200~300克,綠穎可用150~200倍液噴霧。
(三)果樹
果樹注意深翻凍土,有條件的最好在冬至前后對果園進行1次全面翻耕,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狀,防止土壤板結,又有助于凍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蛹及草根、草籽等。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寒流天氣,讓養殖戶提前做好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現結合本縣水產養殖情況,編寫防寒防病應急措施,供養殖戶參考:
(一)管理措施
1、切實加強對池塘養殖魚蝦,尤其是羅非魚、鯪魚、羅氏沼蝦、淡水白鯧等品種(成魚或魚種)的防寒措施。加強巡塘和對越冬設施的管理,防止保溫大棚滲雨、滲水,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加溫措施。
2、沒有建保溫大棚的養殖池塘,可采取加深池塘水深。進水時盡可能抽取地下水,或者是其它水溫較魚池高的水源,不要抽取水溫較低的淺層水,進水時應緩慢少量,不宜一次性大量進水,避免引起不同水溫層交流和魚產生應激反應。并在向北方搭建擋風設施等方法進行保溫。
3、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在池塘底部用熱水管注入熱水,或溫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熱島,有利于魚類聚集御寒。
4、盡量減少對上述養殖品種的人為刺激和干擾。如若起捕上市最好進行一次性清塘。
5、加強病害監測。發現暴發性病害盡快上報漁業主管部門,并做好相應的防治、隔離措施。
(二)防寒防病的管理措施
1、加強水質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監測水溫、水質,防止缺氧。
2、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陽燈加溫,因燈光會引誘魚蝦到池塘表層低溫區而凍傷、凍死。
3、盡量不開動增氧機,以減少池塘水上下對流,從而減慢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達到防寒目的。
4、已出現凍傷或死魚的魚塘,應立即將死魚撈走,以免死魚腐爛污染水體,但不應立即對魚塘施放消毒藥,以防魚蝦產生應激反應而加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