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區害鼠發生與防治
據省預警中心信息,去年12月捕獲的害鼠有黃胸鼠、黃毛鼠、板齒鼠、小家鼠、褐家鼠和卡氏小鼠,以成年鼠和亞成年鼠為主,雌性害鼠占比高,均高于2022年同期。據省氣候中心預測,2023/2024年冬春全省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偏高0.1-0.5℃,利于害鼠活動和繁殖。
我縣冬種作物種類多、范圍廣、面積大,利于農區害鼠的活動、取食和繁衍。近期調查了解,每百米平均有新鮮鼠洞:塘基2-4個、荒地3-5個、田基2-3個。預計我縣農區害鼠呈中等、局部偏重發生。
為壓低害鼠發生基數,控制害鼠危害,各鎮村要抓住春季滅鼠有利時機,及時組織開展農田統一滅鼠工作,保護我縣農業生產安全,相關措施如下:
(一)生態防治
清除田間雜草,搗毀田間鼠洞,清理農舍,養貓控鼠,保護蛇類控鼠等,創造不利于害鼠棲息、繁殖、取食及遷移活動等環境,從而降低鼠群密度來減輕農作物受害程度。
(二)物理防治
在鼠洞口附近安放鼠夾、鼠籠、粘鼠膠、電子捕鼠器等器械來滅鼠。注意放置滅鼠器械要適當偽裝,以提高捕殺率。
(三)化學防治
1.滅鼠方法:各鎮農業部門必須加強對滅鼠的宣傳和指導,以村或連片田為單位,全方位實行統一指揮、統一組織、統一行動、統一方法、統一配制毒餌的措施進行滅鼠工作。
2.毒餌的選擇:應輪換使用高效、安全的滅鼠劑,如0.01%溴敵隆餌粒或溴鼠靈等殺鼠劑,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劇毒急性鼠藥。
3.毒餌的配制:滅鼠毒餌的配置應嚴格按鼠藥的配比要求和操作規程進行,選用新鮮飽滿的稻谷為餌料,切勿盲目加大毒餌濃度,避免害鼠抗藥性的發生,餌料最好加入適量的紅色食用素以示警戒。
4.毒餌的投放:選擇晴天傍晚將毒餌沿鼠路進行線狀統一投放,每畝施餌200克左右,每點投10-20克不等,鼠密度高的地區可適當多投;提倡采用毒餌站或小包裝毒餌投餌技術,減少毒餌霉變和流失污染,提高害鼠取食率。投后第二或第三天檢查,對不足量的地方適當補投,做到飽和投毒來提高滅鼠效果,有效遏制農區鼠害的危害。并做好警戒牌,確保家禽畜安全。
(四)綠色防控技術
有條件的地區可推廣應用以貓治鼠、圍欄捕鼠(TBS)等綠色防控技術。
褐家鼠
黃毛鼠
(圖片來源省預警防控中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