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8月16日~8月31日,氣溫24~34℃,晝夜溫差變大。具體請關注縣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天氣預報,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安排農業生產。
二、種植生產管理要點
8月22日處暑。歷年處暑期間因冷暖空氣交鋒頻繁,經常會出現強對流天氣等氣象災害與階段性高溫熱害,在農業生產上一定要注意防范局部暴雨、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災害及階段性的高溫熱害,并積極做好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和田間栽培管理工作,確保增產增收。
(一)水稻
進入分蘗期的水稻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遲施分蘗肥,拋秧后13~14天,畝施尿素5~7公斤,氯化鉀5~6公斤。淺水分蘗,拋插后3~5天施用除草劑,當全田苗數達到目標穗數80%~90%時排水曬田,但不要重曬。
(二)蔬菜
一是選用耐高溫高濕、抗病性強的品種。二是用作蔬菜栽培的地塊宜及早準備,前茬作物宜及早清園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深翻土壤20cm以上并利用夏季的自然高溫烤曬10~15天,可有效殺死土壤中殘存的病原菌和蟲卵。三是秋季栽培病害發生嚴重的,播種前宜進行種子消毒處理,育苗工作應做好遮蔭防雨水沖刷;瓜類要注意防治霜霉病和瓜薊馬等病蟲;葉菜類要注意防治黃曲條跳甲、小菜蛾和軟腐病等病蟲。
(三)花生
秋花生要及時做好查苗,補苗工作,并加強肥水管理,在出苗4~5片葉時追肥第一次,畝施尿素4~10公斤,遇干旱要灌跑馬水,大雨或暴雨過后要及時開溝排漬,噴灑殺菌劑。蟲害主要防治花生薊馬。
(四)茶葉
幼齡期茶樹“怕旱、怕曬”,要做好抗旱保苗、合理施肥、促苗養苗,高溫季節采用遮蔭、噴灌等方式降溫。栽苗后要保持茶樹基部土壤濕潤,根據天氣情況,成活前每隔3~5天澆水1次,防止干旱。行間鋪草或種植綠肥,可防止雜草生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或水土流失。草鋪在茶行兩邊,小行間也要鋪上,注意不要鋪太厚或蓋住茶苗。
成年茶園8月中下旬施一次促梢肥,促萌發健壯芽梢,基肥足的可不追肥;全面清除雜草,并可用雜草覆蓋樹盤降溫保溫和提高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8月份以后的茶葉屬于秋茶,秋茶嫩度強,鮮葉品質好價格高,是茶葉增收的重要季節,應根據茶葉生長情況及時分批采摘。
(五)其它經濟作物
8月底容易出現高溫和強降雨突發天氣,也是各種農作物病蟲為害的適期,要加強防治病蟲害,創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繼續做好蔬菜瓜果抗旱防臺工作。臺風暴雨前后要加強管理,災后要及時搶種速生蔬菜,同時要加強病蟲害防治;果樹秋季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磷鉀肥輔之。增施有機肥,能夠增強樹體貯藏養分的能力,為花芽的分化和果實膨大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當前氣溫、水溫較高,養殖魚類進入快速生長期,也是病害的高發季節,做好飼料投喂,避免水質受到污染,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免疫增強劑等提高抗病力。同時要密切關注暴雨、臺風等突發性天氣,要重點做好預防臺風、洪水等措施,暴雨過后, 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質的變化,并適時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處理,可使用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來改良水質,防止水質惡化。
(一)病情預測
1、淡水養殖魚類:易發生車輪蟲病、指環蟲病、錨頭鳋、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腸炎病。
2、草魚:魚種階段易發生出血病,成魚易發爛鰓病、腸炎病。
3、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
(二)防治措施
1、預防車輪蟲病、錨頭鳋病、指環蟲病:(1)徹底清塘消毒,殺滅底泥中病原,控制放養密度,調節水質。(2)硫酸銅、硫酸亞鐵粉預防車輪蟲病,敵百蟲粉預防錨頭鳋病,甲苯咪唑預防指環蟲病。
2、預防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病、腸炎病:不投喂變質的飼料,控制放養密度,調節水質,大蒜素粉拌鉺投喂。
3、預防草魚出血病:控制放養密度,注射草魚出血病疫苗預防。
4、預防羅非魚鏈球菌病:(1)減少飼料的投喂,盡量降低放養密度,減少應激因素和改善養殖環境,增加開增氧機的時間,保持池塘溶氧充足,有條件的適當降低水溫。(2)潑灑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和免疫增強劑增強體質,氟苯尼考粉拌飼投喂,可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潑灑,控制水體中的有害細菌。
(三)生產管理
1、加強日常管理,堅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要注意天氣、水質突變造成魚類缺氧死亡。做好養殖場周邊排洪溝的整理與疏通工作,檢查池塘進排水口,加固塘堤,預防暴雨、臺風等突發性天氣產生洪澇災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保持池塘在最高水位。但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如果有暴雨等極端天氣發生,要及時降低池塘水位20~30厘米。
3、高溫天氣時,要降低投飼量,不投喂變質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和免疫增強劑等加強營養;天氣突變或陰雨天氣時,一般不要投飼料,并適時開增氧機。
4、為響應農業生產面源污染防控要求,實現養殖污水零排放,建議養殖戶每隔20天左右,殺菌消毒一次,盡量減少有害病菌的生長。待殺菌消毒藥效過后,調節池塘水質一次,及時改善水質,促進塘魚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