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16~30日氣溫14~31℃,晝夜溫差較大,氣溫高于去年同期。具體天氣預報請密切留意縣氣象臺發布的信息,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生產作業。
二、種植生產管理要點
11月22日小雪。期間要做好秋收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水產養殖越冬等工作,并利用好冬閑田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冬種作物要施足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不要偏施氮肥;柑桔類等果樹,以適時采摘鮮果、及時施好采果肥為中心,加強深翻改土、施肥和剪除枯枝、病蟲枝等冬季管理工作。有條件的地方要注意科學蓄水,為冬、春兩季生產用水做好準備。
(一)蔬菜
應根據天氣變化搶種冬種作物,如:馬鈴薯、豌豆、荷蘭豆、四季豆等11月份種植的蔬菜。田間肥水管理工作應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的生長期開展:茄果類蔬菜開花初期至花期,應加強肥水管理以供植株生長之需;葉菜類采收前20日應停止施肥。同時注意加強病蟲害和防寒防凍工作。
(二)茶葉
重點做好雪片茶采摘、加工和市場營銷工作。根據天氣變化做好秋冬茶園的修枝、除草、施肥等日常管理工作。多霧的高山以及蔭蔽、低洼茶園由于濕度高、溫度低、日照弱,如果存在偏施過施氮肥、管理粗放、采摘過度、茶樹衰弱等情況容易發生高濕低溫病害。
(三)花生
花生處在飽果期和收獲期之間,這一時期可以適當根外追肥,以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飽果率。早種的要注意適時釆收,防止果實發芽。
三、水產養殖管理要點
立冬過后氣溫、水溫逐步下降,晝夜溫差較大,池塘養殖魚類的發病率會有所下降。冬季晝夜溫差大,養殖魚蝦易產生應激反應,容易引發病害,應適當加深養殖水位,減少水體的溫差變化。已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要做好起捕上市的準備,起捕拉網時要注意對養殖品種的影響,避免因機械損傷導致病害的發生,并及時做好消毒工作。需要越冬的品種,應抓好養殖品種的安全越冬管理,要搭保溫棚或增溫設備的,要提前做好準備,并及時把養殖品種轉入越冬塘,入塘后要做好保溫、增氧、水質調控和投飼等管理工作。越冬管理是養殖生產的重要環節,必須高度重視,確保養殖品種的安全越冬。具體建議如下:
1、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等,增強營養,提高抗病能力,結合天氣及魚蝦的吃食情況,將投飼量降至2%左右。
2、越冬魚類:易發生指環蟲病、車輪蟲病、斜管蟲病、小瓜蟲病、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要注意做好防控措施。
3、加強日常管理,每天堅持早、中、晚巡塘,檢查塘堤及進排水口,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要注意天氣、水質突變造成魚類缺氧死亡。
4、將池塘水位調節到最高,預防冬季池塘缺水;修整好塘堤和進排水口,為明年的生產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