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前后農業生產管理要點
一、本期天氣預報
16~31號氣溫6~26℃,多云為主,晝夜溫差較大,高海拔山區局部有霜凍。大寒前后常有寒潮到來,請高度重視縣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警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做好農業生產的防寒防凍工作。
二、種植業生產管理要點
1月20日大寒,期間要注意繼續做好冬修水利及春耕準備工作,清除田間、田埂及田邊雜草,消滅越冬病蟲、病源、田鼠。
大寒期間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應提前做好寒潮應對工作,減少損失。干燥大風天氣要做好防風防火措施。如遇降雨,要注意抓住機會做好蓄水防旱工作。
如遇寒潮,要因地制宜及時采取以下技術措施:一是搶收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實;二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灌水、套袋、覆蓋農膜或稻草、樹桿涂白或稻草綁縛、噴施防凍劑等防寒保暖技術保障越冬作物的安全。
(一)蔬菜
春季受濕冷天氣的影響,蔬菜植株容易受到凍害,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爛菜。春季栽培需要采用高畦種植,防止地面和畦溝積水。早春蔬菜生產要注意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培育壯苗,要加強播種或定植后的田間防護。大棚栽培可采取四周覆蓋、內部多層覆蓋;露地栽培可采取簡易小拱棚、地膜覆蓋等措施預防低溫濕冷傷害。菜場要注重科學管理,推行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和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保障蔬菜正常生長,提高產量。
(二)茶葉
加強栽培管理,促進茶樹健康生長,提高茶樹的抗寒能力。首先在適宜的時期對茶園進行深耕和施用有機肥,促進茶樹根系向深層生長,培育健壯的根系;其次合理采摘,適時封園。當寒潮成強冷空氣到來之時,結合茶園地面或叢面鋪草。高山茶園,特別是西北向易受寒風侵襲的茶園,要以稻草、雜草或塑料薄膜覆蓋篷面,以防止寒風對葉片的直接危害。
(三)荔枝
1、防寒:荔枝若受輻射低溫(白頭霜)和平流低溫(2~3℃以下)為害,易造成枯枝落葉,甚至整株凍死。特別是種植在荔枝北緣栽培區和閉塞的低洼地最易受害。防寒措施:
(1)在秋梢期,增施磷鉀肥,減施氮肥,可提高抗寒力。
(2)在寒害前后根外噴0.3%尿素加0.25%磷酸二氫鉀加0.1%硼砂,連噴2~3次,以壯樹勢,提高抗寒力。
(3)寒害之前,地面灌水,增加空氣和土壤濕度;用稻草或薄膜蓋植株樹冠,同時用稻草或薄膜包扎樹干。
(4)寒害之后及時修剪,把受害枝葉全部剪去;葉面噴0.5%匍萄糖,對減輕寒凍有良好的作用。
(5)白頭霜后的早晨,霜水未干前,在樹冠上噴水洗霜,可減輕霜害程度。
(6)樹干涂白:霜害前,樹干涂白1米。涂白劑:生石灰7.5㎏,水15㎏,生鹽150克,石灰硫磺合劑0.5kg。
2、黑皮病:荔枝黑皮病是由錳毒造成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土壤酸性強,錳有效性高,是荔枝黑皮病發生的前提條件。荔枝果實膨大期如恰逢高溫多雨季節,會加劇植物錳毒風險。每年末次梢老熟后至開花前施用石灰、白云石粉、貝殼粉等堿性物質以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錳有效性。施用量為每平方米樹盤面積撒施0.2~0.3 公斤石灰粉。如撒施后長時間不下雨,可適當淋濕土壤,但避免過濕。有條件可以進行土壤檢測,根據土壤性質準確計算石灰等堿性物質用量。
3、栽培管理:要施好花前肥,施肥期應比始花期早10天左右。1月份天氣較干旱,應加水淋施。中遲熟品種要繼續做好控梢促花措施。對于生長過旺的青壯年樹,進行刻傷促花,可用環割、螺旋形環剝、扎鐵線等措施。主要病害:炭疽病、霜霉疫病。主要蟲害:尺蠖、卷葉蛾、蚜蟲、蒂蛀蟲等。可噴:90%敵百蟲600倍液加瑞毒霉錳鋅液或30%快殺敵5000倍液加70%托布津700倍液。開花前10天可噴藥防病蟲,開花后應停止噴農藥,以防影響受粉受精。
(四)甘蔗
抓緊時間做好甘蔗的收榨以及留種工作,防止由于低溫霜凍而影響含糖量和蔗種質量。不適合收獲的甘蔗,受凍后可馬上灌水入田,以緩和凍害為害的進程,減少損失。針對宿根甘蔗,凍害過后一周,挖開蔗蔸檢查受凍情況,及時處理死蔸,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間枯葉、殘葉與凍死蔗桿。
(四)香(粉)蕉
在春季氣溫回升后,可及時將受凍害干枯的葉片剝去,如果頂芽已經凍死的,則要將受凍部分假莖斜砍,直至見存活的生長點為止,以利新芽抽出,并把枯葉殘莖、舊蕉頭及雜草埋入原深溝內,撒施少量石灰埋好作基肥。
(五)馬鈴薯
冬作馬鈴薯常見霜凍危害,應根據天氣預報,在霜凍來臨前采用噴施葉面肥、地面灌水或噴水、熏煙、覆蓋等措施進行預防。受凍較輕的田塊,凍后應盡快排除田間積水,搶晴中耕,增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和植物調節劑(如24-表蕓·氯化膽、丙酰蕓苔素內酯)促進植株恢復,噴施甲基硫菌靈或百菌清等防止病害發生;受凍嚴重的田塊,提早收獲,及時改種其它作物,盡量減少損失。
(六)年桔、砂糖桔
分批搶收。做到先熟先摘,后熟后摘,避免果實長時間留樹消耗養分或遭遇凍害造成經濟損失。同時增加果園覆蓋物以提高地溫,增施腐熟有機肥并葉面噴施有機液肥或高鉀葉面肥以增強樹體抗寒能力。采果后可選用藥效期長、殺蟲廣譜的農藥殺滅越冬病蟲。
三、水產養殖生產管理要點
一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氣溫、水溫也將會降至一年中的低點,淡水池塘養殖要注意如下事項:
(一)塘魚病害的發生率相對較低,但水霉病、小瓜蟲病、車輪蟲病、斜管蟲病等可能會上升,生產者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二)注意天氣的變化情況,提前做好應對寒潮天氣的防范工作,確保養殖魚類的安全越冬。如無必要,請不要對越冬塘魚進行捕撈作業;盡量減少對上述養殖品種的人為刺激和干擾。如若起捕上市最好進行一次性清塘。
(三)寒潮期間,不要給池塘加水;露天池塘盡量不開增氧機、不投飼料、晚上不要用太陽燈加溫。
(四)水溫低于16℃后,停止投喂飼料,水溫超過16℃后,在連續晴朗天氣條件下,根據養殖魚類活動情況,可隔天少量投喂, 投餌量以半小時吃完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