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采前病蟲發生情況
一、發生情況
根據我中心植保部對我縣荔枝病蟲的監測,第四代荔枝蒂蛀蟲平均蛀果率為3.3%。5月26日~27日,在羅陽街道、長寧鎮部分村采集荔枝落果均未發現化蛹害蟲,5月30日在泰美鎮荔枝園采集桂味、糯米糍的落地果1318個回室內飼養觀察,總成蛹數為43個,6月7日開始羽化,截至6月9日已羽化17只,占總成蛹數的39.5%,根據室內發育進度,結合天氣及有關資料綜合分析,預報第五代荔枝蒂蛀蟲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成蟲高峰期是6月10日~12日,產卵高峰期是6月15日~17日,卵孵化高蜂期是6月17日~19日。
此外,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已有發生,如受多雨天氣影響,病情將進一步擴展。
二、防治意見
1.荔枝蒂蛀蟲要抓準成蟲高峰期和卵孵高峰期施藥防治,本次重點防治時期為6月10日~20日。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要在發病初期施藥。各荔枝園需密切監測蟲害發生動態,及時開展防治。病蟲發生較重的荔枝園,最好連續用藥2次,第一次用藥后間隔5天~7天再用藥一次。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要在發病初期施藥。
2.針對害蟲的不同發生階段(卵期、成蟲期),以及不同種類的病害,結合實際,選用以下經登記的農藥進行科學防治:
注意事項:
①表中用藥方案所列農藥為有效成分名稱。
②“\”表示“或者”,在“\”連接的有效成分中,任選一種即可。
③使用農藥時,需按照產品標簽上的使用方法使用,不同作用機理農藥輪換使用。
④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最后一次用藥與采收上市之間的時間間隔必須超過安全間隔期。
⑤建議采前7天停止用藥。
3.施藥方法:噴霧時葉面、葉背、樹冠內(內膛)、外枝條要均勻噴濕,直至有藥液滴下為度,并可適當噴霧地面的落果和落葉。同時注意安全科學使用農藥,輪流交替使用農藥,自覺做好農藥廢棄物的收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