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詐騙形式。當前,電信網絡詐騙形勢嚴峻,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其詐騙手段高明不易察覺,讓人防不勝防。
為加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力度,提高職工網絡安全意識,切實保障職工的財產安全,5月16日下午,我院工會邀請廣東江畔律師事務所主任胡文軍為我院職工開展反電信詐騙普法講座,講座由工會主席主持。
工會主席開場時提到,“與其他行業相比,醫務人員工作更忙,很多人處于三班倒的狀態,可能沒有時間去關心社會上的詐騙現象。面對‘隱藏在暗處的惡魔’,醫務人員在他們面前就是‘最好宰的羔羊’。希望這次反詐騙普法講座能提高大家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認識,敲響反電信詐騙的警鐘。”
講座現場,胡文軍圍繞著“電信詐騙的概念”“新型詐騙方式有哪些”“電信詐騙的特點”“如何預防詐騙”等多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宣講。特別針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猜猜我是誰”“冒充銀行卡信用中心”“冒充國家相關工作人員調查唬人”等案例向職工進行了詳細講解,并通過現場提問、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等互動環節,引導我院職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爭做“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頻發,大家務必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和信息,切勿將身份證或銀行卡出售給他人使用,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將會帶來法律風險!”胡文軍還提醒熱衷于網絡購物、網絡交友的職工,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將收到的驗證碼泄露給別人。
“這堂反電信詐騙普法課講得太好了,各種類型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一目了然!”“這場反詐‘及時雨’,讓我們受益匪淺。”參會人員紛紛點贊。
此次反詐騙普法講座教育性強、針對性強,讓我院職工對新型騙局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進一步提高了我院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學法用法的能力,提升了反詐騙的“辨別力”和“免疫力”,對保障我院醫務人員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生命財產安全、保持醫院穩定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