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醫教協同,推進醫院臨床教學工作,持續提高我院臨床帶教專業素養及教學水平,科研教學部于2024年10月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包括院內教學病例討論、集體備課、理論授課及技能操作培訓等。
10月16日,兒科副主任醫師王嫻主持了主題為“嬰幼兒哮喘”的理論授課,共有30余名全科醫生和實習醫生參加。在此次授課中,王嫻以豐富的內容和淺顯易懂的方式,詳細介紹了嬰幼兒哮喘的定義、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得到了參會醫生的一致好評。大家普遍認為,參與理論授課的學習對于掌握兒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相關知識極為有益,不僅能拓寬了臨床診療的思維視野,還能顯著提升了面對復雜病例時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王嫻主持理論授課
10月21日婦產科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黃月婷主持集體備課,產科主治醫師黃惠瓊擔任主講老師,備課主題為“產褥期及產褥期疾病”,備課小組成員薛安、黃美香、崔艷、謝維芳出席并提出優化建議。黃月婷總結了備課核心要點:一是增加關于感染并發癥的內容,并進一步拓展相關診斷與治療方法,以確保培訓學員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感染情況;二是通過引入經典病例串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便于學員們理解和記憶;三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用視頻和圖片等多媒體資料,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這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獲得更加深入和有效的學習體驗,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實踐,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基于此次集體備課的成果,該主題的理論授課于11月30日在放射科示教室順利舉行,黃惠瓊擔任主講老師,共30余名全科醫生和實習醫生參加。黃惠瓊以其深厚的專業背景和生動的教學方式,系統地闡述了產褥期的母體變化、臨床表現、產后處理措施以及產褥期常見疾病,如產褥感染、晚期產后出血及產褥期抑郁癥等內容。理論授課現場學習氛圍濃厚,學員積極參與討論,展現出高度的學習熱情。此次授課不僅深化了學員們對產褥期及相關疾病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為他們未來的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參考。
△黃惠瓊主持理論授課
10月22日消化內科副主任兼內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余志金主持了主題為“上消化道出血”教學病例討論,全科培訓醫生及實習醫生共計30余人積極參與。此次病例討論會持續約兩個小時,各個環節緊密相扣、討論氣氛熱烈。定期開展病例討論不僅為臨床帶教老師與培訓學院提供了有效的溝通交流的平臺,更對提升臨床醫生在疑難復雜疾病診治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綜合服務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余志金主持教學病例討論
10月,科研教學部為全科培訓醫生及醫護實習生組織了5場技能操作培訓,培訓主題包括“留置胃管術”、“兒童體格檢查”、“常見X線結果判讀”以及“無菌技術”,共130余人次參加。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廖影金、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醫師張梅舜,消毒供應室主管護理師劉金連、普外科主管護理師陳小芳及麻醉科護理師鄧偉霞分別擔任指導老師。學員們通過系統的技能培訓,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實際操作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同時也促進了嚴謹臨床思維和良好職業習慣的養成。
△廖影金、張梅舜示教兒童體格檢查及常見X線結果判讀
△劉金連、陳小芳、鄧偉霞示教留置胃管術及無菌技術
科研教學部將緊密圍繞醫院的整體工作布局和臨床教學目標,定期組織院內教學活動,持續提升臨床醫師的教學水平,深化培訓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從而推進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博羅縣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進而助力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
供稿:科研教學部 李俊鋒
供圖:科研教學部 彭蘭、黎向聰、楊莉暇、譚許鳳
一審:黃雪娉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