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醫教融合,推進醫院臨床教學工作,持續提高我院臨床帶教專業素養及教學水平,科研教學部于2024年11月組織開展了涵蓋院內教學病例討論、集體備課、理論授課及技能操作培訓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
11月5日內科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腎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簡航宇主持集體備課,血液凈化中心副主任醫師王慧擔任主講老師,備課主題為“腎病綜合征”,備課小組成員內分泌科副主任謝永康、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謝志恒和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曾艷芳參加并提出優化建議。簡航宇總結了備課核心要點:一是要重點強調關于激素部分的內容,對于非必要使用激素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二是在診斷與鑒別部分,補充原發性和繼發性腎源性水腫的區別;三是補充不同年齡段患者的內容,用于吸引學員的學習興趣;四是優化排版,適當縮減基礎知識部分,注意授課時間的分配。該主題的理論授課于11月13日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開展,共30余名全科醫生和實習醫生參加。王慧以其深厚的專業背景和生動的教學方式,系統地闡述了腎病綜合征的定義、特點、分類、病理生理、發病機制、鑒別診斷及治療方式等內容。
△王慧主持理論授課
11月6日與19日新生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群娣和神經外科一區副主任醫師賀新平分別主持主題為“腹脹、便血查因”與“顱腦損傷”教學病例討論,全科培訓醫生及實習醫生共計60余人積極參與。定期開展病例討論,不僅搭建了一個高效的交流平臺,供臨床指導教師與培訓學員進行深入的互動,而且推動了臨床醫師在應對復雜病癥時的專業診療技能及綜合服務水平的提升。
△陳群娣主持病例討論
△賀新平主持病例討論
11月12日兒科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普兒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方興主持集體備課,普兒科主治醫師殷見芬擔任主講老師,備課主題為“腎病綜合征(小兒)”,備課小組成員陳群娣、梁瑞添和林艷婷參加并對備課內容提出了修改建議,以期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方興總結發言:首先部分頁的行間距和排版需要調整,其次注意增加重難點的授課時間,最后建議通過提問等方式調動學員聽課積極性,增加師生互動。該主題的理論授課于11月26日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開展,共30余名全科醫生和實習醫生參加。殷見芬結合臨床病例,生動地闡述了小兒腎病綜合征的概念、分類、并發癥、臨床表現及診療要點等內容。本次理論授課現場學習氣氛熱烈,教師與學員之間展開了積極的交流互動,充分展現了學員們對知識的深切渴望與追求。這次理論教學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學員們對腎病綜合征的認識和把握,同時也為他們今后在臨床上的實踐操作提供了寶貴的指引和借鑒。
△殷見芬主持理論授課
11月,科研教學部為全科培訓醫生及醫護實習生組織了9場技能操作培訓,培訓主題包括“無菌技術”、“傷口的換藥與拆線”、“外科無菌操作”、“各種注射法”以及“吸痰術”,共230余人次參加。神經外科一區副主任醫師廖小輝、普外一區主治醫師劉躍強、消毒供應室主管護理師劉金連、重癥醫學科主管護理師羅瓊慧與楊婷敏、心血管內科主管護理師張小瑩、手足燒傷整形外科護理師李燕霞分別擔任指導老師。通過接受全面的技能培訓,實操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這一過程也助推了學員們嚴謹臨床思維的構建與良好職業習慣的塑造。
△廖小輝、劉躍強示教外科無菌操作、傷口的換藥與拆線
△劉金連、羅瓊慧、楊婷敏、張小瑩、李燕霞示教無菌技術、吸痰術及各種注射法
科研教學部將緊密圍繞醫院的教學工作布局和臨床教學目標,有序策劃并開展院內各類教學活動,持續提升臨床醫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強化培訓學員臨床實踐中的分析與判斷能力。此舉旨在推動醫學教育向更高質量邁進,為博羅縣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醫療人才隊伍提供持續且強勁的支持,最終促進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繁榮與進步。
供稿:科研教學部 李俊鋒
供圖:科研教學部 彭蘭、黎向聰、楊莉暇、譚許鳳
一審:黃雪娉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