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個“世界卒中日”。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要求,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和中國卒中學會的號召,同時提高居民對腦血管病的知曉率,進一步提升公眾對卒中快速識別和危險因素的認知程度,傳播卒中正確防治知識,2022年10月29日由我院黨辦、紅手環志愿者服務團和卒中中心聯合發起,在我院2號樓門診大廳舉辦“識別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腦恢復好”為主題的宣教義診活動。同時號召博羅縣卒中聯盟其他成員單位共同開展卒中義診宣教活動。
參與此次活動的專家有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光生、副主任醫師李金星、副主任醫師陳素妮等。
活動當天,專家和志愿者們一早就做好了準備,由于義診預告早已提前在醫院公眾號推出,義診開始前,收到通知的群眾已經提前在醫院大廳等候活動開始。
上午8時30分,義診開始,志愿者為前來咨詢的居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和發放腦卒中保健資料,并將結果記錄在腦卒中健康調查情況表上,同時有序地引導群眾看診。
專家們根據調查情況表上的數據結果,耐心細致、熱情周到地為問診群眾答疑解惑,根據他們的血壓血糖情況針對性地給出診療方案,并耐心地提出診療建議、指導科學用藥、提醒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飲食,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
同時,專家們就腦血管病防控知識、腦卒中快速識別、腦卒中的急救治療、腦卒中風險評估與篩查等方面知識向過往咨詢的群眾進行了耐心講解與普及。陳光生主任表示,在早期治療時間窗內,通過靜脈溶栓或血管介入治療等方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死致殘率,減少后遺癥的遺留。
在看診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和志愿者還會發放《腦卒中防治科普宣傳手冊》《卒中患者疾病知識手冊》《愛腦行動》等腦卒中防治健康宣傳資料,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和生動形象的圖片讓群眾快速認識什么是腦卒中、腦卒中有效治療時間、如何有效識別和預防。
群眾紛紛表示:“此次義診十分有意義,希望醫院可以多點組織這類活動,為我們老百姓多檢查檢查身體!”
此次宣教義診活動共為90余名居民看診、宣講及測量血壓、血糖,同時發放了中風識別工具(BEFAST)、認識腦卒中等科普資料百余份。
本次“世界卒中日”義診宣傳活動,是我院進一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務實舉措。也有效提高群眾了對腦卒中防治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并幫助群眾了解腦卒中的先兆,普及腦卒中預防知識,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多年來,我院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建設,卒中中心2015年由中國卒中學會正式授牌,2019年5月國家衛健委授給“示范防治卒中心”稱號。2022年獲評“2021-2022年中國卒中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多年來卒中中心組建了強大的卒中醫師團隊,溶栓和介入取栓均規范化,造福博羅人民。同時作為博羅縣卒中聯盟成員單位之一,在實施卒中急救綠色通道、提高區域卒中救治水平、加強縣域內卒中業務培訓等做出了大量工作。在此次“世界卒中日”中,博羅縣卒中聯盟其他成員單位也紛紛響應號召,同步開展了此次卒中義診宣教活動。
供稿/攝影:新媒體運營中心 張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