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謝桂庭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72歲既往腦梗塞、高卒中高栓塞風險患者植入WATCNMAN左心耳封堵器。
該手術有效降低了高栓塞風險、高出血風險的房顫患者的血栓事件,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血栓保護。手術的成功開展,開創了博羅左心耳封堵治療的先河,為房顫患者高栓塞、高卒中的治療提供全新選擇。
72歲的王阿姨(化名)因“房顫,既往腦梗塞病史”來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就診,該患者卒中評分5分、出血評分2分。經過討論,謝桂庭主任團隊為其制定了左心耳封堵術(LAAO)的介入治療。目前,該患者精神狀態恢復良好,各項評估指標均正常。
左心耳封堵是一種微創介入技術,通過穿刺股靜脈,把封堵器送至左心耳開口處,進行封堵,使左心耳形成的血栓不至于脫落形成栓塞,對于高栓塞風險、高出血風險的房顫患者是最佳選擇。
經過完善的術前CT和全面的Truplan軟件術前分析準備。在介入室的全面配合下完成該患者的術前準備工作,謝桂庭進行房間隔穿刺,精準定位穿刺位點。行左心耳造影,造影結果顯示開口28mm左右,深度32mm左右。結合術前Truplan結果以及術中DSA測量結果,選用WATCHMAN 33mm封堵器進行封堵。
在團隊緊密配合下,謝桂庭巧妙地將封堵器坐落到心耳上緣囊袋,同時施加逆時針的力減少下緣露肩。緩慢平穩展開,一次到位,實現平口封堵。在DSA下進行牽拉實驗,封堵器回彈明顯無位移,提示穩定性良好。左心耳封堵器無露肩,無殘余分流,壓縮比13%-25%,滿足PASS原則評估,釋放封堵器。
手術的順利完成,不僅為患者解決了房顫反復卒中的痛苦,同時為患者解決了潛在的卒中再發隱患。
科普課堂
房顫被稱為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但公眾對它的認知程度卻遠遠不及高血壓及冠心病。研究表明,房顫患者的卒中概率為普通人的5倍,且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血栓90%以上來自于左心耳。臨床上對于高卒中風險、高出血風險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消融加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是一個更為合適的選擇。
“一站式”微創治療,既解決的患者的房顫癥狀又一次性解決了患者的血栓管理,遠離卒中,最大限度地預防房顫血栓栓塞事件,為眾多房顫患者帶來福音,為廣大患者提供更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案。
房顫時很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很可能引發致命的腦卒中。因此也被稱為“隱形殺手”
左心耳封堵術——消滅房顫患者血栓“老巢”
左心耳封堵是一種微創介入技術,通過穿刺股靜脈,把封堵器送至左心耳開口處,進行封堵,使左心耳形成的血栓不至于脫落形成栓塞,對于高栓塞風險、高出血風險的房顫患者是最佳選擇
無需開胸,微創手術
左心耳封堵術無需開胸,僅需要在患者右側股靜脈處和患者的房間隔處各開一個5mm左右可愈合的小創口。
手術安全有效
手術過程中,醫生將特制的記憶合金材質的封堵器通過股靜脈送到左心耳的位置,將左心耳完全封閉,避免血栓脫落至血管。
不用長期服藥
避免了患者抗凝藥長期應用引起的消化道和腦出血風險。
供稿/供圖:心血管內科 謝桂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