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是國際愛膚日,因5.25,諧音“我愛我”而得名,寓意愛自己的皮膚。今年是第十七屆“5.25全國護膚日”,宣傳主題為“科學護膚,青春飛揚”。
2023年5月25日,PSM博羅縣人民醫院志愿者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開展2023年“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通過線下派發宣傳手冊等形式,為公眾普及化妝品安全常識,提升公眾對化妝品安全和合理使用的認知水平,為百姓的美麗生活保駕護航。
活動中,藥師們通過多媒體宣傳、張貼海報標語、發放化妝品知識宣傳手冊以及現場答疑解惑等多種方式,向公眾普及了“什么是化妝品”“選購化妝品需注意什么”“什么是化妝品不良反應”“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怎么辦”等相關知識,特別是針對老年人以及妊娠婦女等特殊人群,也進行了專業詳細的回答,讓公眾充分認識到了合理使用化妝品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共發放科普讀物200余份,為60余人次提供安全合理使用化妝品咨詢,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下面,跟隨博羅縣人民醫院藥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的藥師們認識一下化妝品的相關知識吧!
什么是化妝品?
化妝品是指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我國現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將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用于染發、燙發、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為特殊化妝品,特殊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為普通化妝品。
以下不屬于化妝品:
1、使用目的超出清潔、保護、美化和修飾目的的產品,如宣稱具有醫療作用的。
2、使用方法超出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的產品,如采用口服、注射的。
3、使用部位超出人體表面的產品,如深入真皮層或者皮下的。
4、美容儀器、美容設備。
選購化妝品需注意什么?
1、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化妝品
選購化妝品前,消費者應該對自身膚質和發質等有一定了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才能更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
2、選擇正規途徑購買
建議消費者選擇如超市、百貨商場等有合法營業執照的門店或正規電商平臺購買化妝品。
3、查詢產品登記信息
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或者手機APP “化妝品監管”查詢化妝品的注冊或備案情況。
4、觀察產品性狀
看看產品是否有異常情況,如是否有變色,油水分離或長霉斑等現象,聞一聞有沒有變味。
5、查看產品標簽
看產品成分,化妝品標簽應當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注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標準中文名稱;看化妝品標簽標示的使用期限、使用方法、安全警示用語等。
6、試用產品
取少量涂在耳后或前臂內側,確定沒有刺激或未見異常,再購買使用。
7、留存購買憑證
購買時索要發票或商場小票等購買憑證,并保留化妝品的包裝。
不良反應
什么是化妝品不良反應?
化妝品不良反應是指正常使用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官的病變,以及人體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損害。
化妝品不良反應的表現多種多樣:較常見的是自覺皮膚瘙癢、灼熱感、緊繃感,出現紅斑、丘疹、水腫等,嚴重時可出現水瘡、糜爛、滲出等;有的化妝品還可能導致皮膚色素的異常、毛發損害、引起或者加重痤瘡等。
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怎么辦?
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時牢記“一停二清三就診四報告”
一停:立即停用所使用的化妝品。
二清:立即清理皮膚上的殘留物。
三就診:必要時應及時就診。
四報告:就診時帶上所使用的化妝品及外包裝,必要時做皮膚斑貼試驗等輔助檢查,同時配合醫生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
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后消費者該如何報告?
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遵循“可疑即報”的原則,懷疑與使用化妝品有關的人體損害,消費者均可上報。消費者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后,除了可以通過就診的醫療機構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外。
消費者還可以與相關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境內責任人等聯系,告知其懷疑使用化妝品后出現不良反應的相關信息。消費者也可以向當地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或者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可能與使用化妝品有關的不良反應。
供稿:藥學部 朱懿中
供圖:藥學部 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