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病房的窗戶,護士輕輕地走進房間,帶著溫暖的笑容和細心的準備,開始了她的一天。這是優質護理的日常,也是每一位患者康復旅程的起點。心血管內科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護理服務需求,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持續改進護理各項工作和服務流程,不斷提升科室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全心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
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護士總人數26,編制床位數60。這支朝氣蓬勃的隊伍,用專業的技術和有溫度的服務,成為眾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心”衛士。大科護長童彩和作為團隊的主心骨,一步步見證了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的發展壯大。
用心工作詮釋護理新內涵
她們注重專科培訓,提高護理技能,所以這里的護士個個“身懷絕技”。她們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和過硬的搶救技能,可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敏捷的反應。她們總是24小時盯著心電監護,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隨時記錄病情變化,憑借過硬的本領和先進的設備從死神手中搶過一個又一個生命。
心血管內科的疾病向來以“危、急、險、重”著稱,有的病人前一秒還在和病友聊天,后一秒就呼吸、心臟驟停。因而在病房、走廊、廁所,在心血管內科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出現驚心動魄的搶救場面,非常考驗護理團隊的綜合實力,預判、識別、搶救、維持、后續……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患者的轉歸。因此,扎實的專業技術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就成為了心血管內科護士的必修課程。在這里,每個護士看似”柔柔弱弱”,實則“身懷絕技”,大家都擁有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以及專業化的搶救技能。護士們需要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著應對突發情況,在第一時間、第一線協助醫生為患者開通急救通道。
“作為心血管內科的護士,必須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和過硬的搶救技能,技術要更精一點、速度要更快一點、效率要更高一點,才能更從容地從死神手中挽救患者生命。”童彩和說道,“讓我欣慰的是,小姑娘們都很努力,都懷著一顆熱忱的心。”
在工作之余,她們還不忘給自己充電,制作科普小視頻、參加護理個案比賽、急救技能大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張證書的背后都凝聚著天使們辛勤的付出。
深化服務內涵,重視人文關懷
科室一直以來重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將患者、醫生、護士從空間、時間乃至情感上緊密協同,真正成為一個戰壕的戰友,共同抵御病魔,形成了醫患溫馨和諧的良好氛圍。
每個病區都建立了真情回訪小組,為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延續性服務,針對患者問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近年來多個病區和個人在患者服務方面獲得醫院、護理部、院團總支的獎勵,收到的表揚信件和錦旗不勝枚舉。
在心導管室里護士會為做心臟手術的患者圍上鉛裙(減少射線輻射);醫生會想方設法的跟患者聊天(為了使患者克服恐懼和焦慮);在病房,護士會記住每個患者的姓名和了解他們的性格(便于溝通和及時了解病情);在監護室里醫護人員會陪患者聊天......心血管內科基本不會發生醫患糾紛,在病友的口中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你們科醫務人員不僅水平高,個個脾氣都很好”。
在患者出院后,她們也會對其進行跟蹤隨訪,針對患者的自我管理、介入術后患者的用藥、心臟康復等多項專業健康指導。讓患者及家屬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的護理服務。科室還定期舉行護患座談會,請醫生為患者講解疾病預防知識,通過互動讓患者在學習中掌握并加強對自身的管理。
善意的一句話,友好的一個動作都可以讓患者和家屬忘卻疾病帶來的痛苦,溫暖到他們心靈深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優質護理服務任重而道遠,年輕的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一如既往地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用拳拳愛心守護患者“心”的希望,用滴滴汗水書寫新時代的醫者仁心……不斷優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確保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適合自己的護理!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賴輝明
一審:謝桂庭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