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52歲的陳女士因全身浮腫、氣促,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就診。入院后化驗提示肌酐1458umol/l,腎臟彩超提示雙腎縮小,診斷“慢性腎臟病5期 心力衰竭”。按照腎小球濾過率,臨床將慢性腎功能不全分為5期。3-5期為腎衰竭,5期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得了“尿毒癥”,這消息對陳女士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這意味著以后不僅可能失去工作能力,還會增加家庭支出。陳女士表示,家中尚有正在上高中的女兒,自己還需繼續工作撐起家庭經濟負擔,希望可以選擇一種盡量少影響自己工作的治療方式。
終末期腎病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療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由于腹膜透析可以居家完成,因此對陳女士來說,腹膜透析是長期腎臟替代治療的首選方式。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具有半滲透膜的特性,透析液灌入腹腔,通過彌散和對流的原理,與腹膜毛細血管內的血液之間水和溶質的交換過程,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產物、毒性物質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要將透析液灌入腹腔,必須先建立腹膜透析液進出腹腔的通路。腹膜透析置管術是建立該通路的方法,選擇最適合的腹膜透析置管點,準確將導管置于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成功的腹膜透析置管術是保證腹膜透析順利進行的前提。
經主管醫生詳細告知病情及治療方案后,陳女士一家同意采用腹膜透析治療。但這時卻犯難了,陳女士有兩次“剖宮產”手術史,考慮腹腔腸粘連可能性大。過去通常是局部麻醉下開腹或經皮穿刺行腹膜透析置管,若行傳統的置管術,手術難度大,置管的失敗率較高。
面對腹腔腸粘連這一難題,結合醫院有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的成功經驗。2月28日,通過多學科會診,腎內科與胃腸外科、麻醉科醫生團隊討論,為解決陳女士腎替代治療問題,決定在胃腸/肝膽/甲狀腺外科協助下,行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腹腔鏡是胃腸/肝膽/甲狀腺外科的強項,腹透置管術是我們的強項。”腎內科吳勇主任及簡航宇主任表示。
通過腹腔鏡進行腹膜透析置管術,腹腔腸粘連的問題能得到解決,在腹腔鏡的引導下,管道放置的位置也會更加準確。雖然腸粘連的問題得以解決,但手術風險仍然較高。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需要在全麻下進行,尿毒癥患者藥物代謝緩慢,通常合并心臟功能差,麻醉風險更高。術中為防止誤傷腸管及大血管,會建立氣腹,壓迫心肺,對呼吸和循環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經多學科會診確定手術方案后,3月1日,吳勇、簡航宇、陳聲飛等專家為陳女士進行手術。在腹腔鏡的引導下,成功將腹膜透析管置入陳女士腹腔,術程順利,術后無不適。目前陳女士身體狀態恢復良好,腹透治療順利。
腹透透析適用于急、慢性腎衰竭,高容量負荷,電解質或酸堿平衡紊亂,藥物和毒物中毒等疾病。與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腹膜透析中沒有血流動力學、體液容量等的驟變,不會造成腎臟缺血,能更好的保護腎功能。同時,也能減少因內環境不穩定而產生的透析并發癥,如心血管病變、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等。此外,腹膜透析醫療成本相對較低,也避免了患者做動靜脈瘺手術、反復血透穿刺的痛苦,大大增加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改善生活質量。
近年來,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期間,腹膜透析的優勢更為突顯,它操作技術簡單,患者可自行在家完成,無需外出,已逐漸成為終末期腎病患者的優先選擇。
在胃腸/肝膽/甲狀腺外科及麻醉科團隊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腎內科已順利完成十余例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及腹膜透析管包裹松解術。除傳統的開腹、經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術,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已成為腎內科的常規手術之一,這標志著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對尿毒癥患者腹膜透析治療及腎臟疾病診治水平邁向新高度。
與其他形式的腹膜透析置管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無可替代和比擬的探查優勢,其定位準確,能清楚看到腹腔內情況,在直視下將透析管末端置入盆腔準確位置,甚至可以固定導管末端,降低術后漂管率。同時其創口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是有腹透置管需求患者的良好選擇。
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腎內科腹膜透析工作日益完善,如通過個體講解示范、PPT演示、微信群、腹透門診、熱線電話等方式進行個體化、全方面、持續性的健康教育指導。通過腹透門診、電話隨訪、數據監測等多種形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超濾情況,指導患者定期復查等,這些專業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獲得了患者的廣泛稱贊。
供稿/供圖:腎內科 高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