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微笑,傳遞溫暖與和善,一雙妙手,托起健康與希望,一顆仁心,彰顯醫者初心與大愛。
2023年5月12日是第112個國際護士節,讓我們走近博醫的優秀護士,一起領略她們的風采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張穎,榮獲2023年惠州市衛生系統優秀護士榮譽稱號。自2015年大學畢業以來,她始終踐行初心,勇于擔當,努力去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南丁格爾精神,為患者的安康奉獻著青春年華。
“思維要敏捷,動作要迅速,方法要妥當,態度要和藹,情感要真誠。如果遇到過激的患者或是家屬,我們還是要充滿同情心和包容心,盡量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要求。與此同時,更要耐心勸導,化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盡可能建立有深度的內心關系,并在這過程中達到促進療愈的效果?!闭勂鹱o理工作心得,我院骨科護士張穎如數家珍。
青春中閃耀著的光芒
在如愿成為護士,再逐漸成長為優秀護士后,被問起優秀護士的定義時,她說“我離理想中的優秀護士仍有距離,成為優秀護士是需要多方位綜合評估的,不是單靠哪一點就可以決定是與否,不過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對醫療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當你選擇了從醫,就選擇了神圣,選擇了奉獻。”
每個醫護人員都會在經歷一件或數件事后完成蛻變,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學生,到足矣成為獨當一面的醫者。于張穎而言,讓她記憶尤深的,是一次晚班。
那日骨科收治了一位股骨骨折的男性患者入院,經認真詢問病史和初步體查后,發現患者有腦部外傷,雖然查閱CT結果顯示沒有腦出血,但張穎仍然密切關注著患者。兩個小時后發現患者逐漸煩躁,立即監測生命體征,查看瞳孔不等大,隨后患者出現口吐白沫,她憑借臨床經驗懷疑該患者病情已經進展為腦出血,并迅速報告醫生。穩定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后及時送CT檢查,經檢查結果,證實了她的推斷。
患者及時轉腦外重癥得到了有效的搶救,病情穩定后轉回骨科接受了手術治療,病情得到好轉。正由于她嚴密的病情觀察,才為患者爭取了搶救時間并獲得了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颊咭蚕蛩硎玖擞芍缘母兄x:“感謝博羅縣人民醫院培養了這么優秀的護士,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太感激你了?!?/p>
這一次的經歷,張穎感受到的不止是喜悅,更多的是肩上沉重的責任。她意識到,作為護理人員不能所有病情觀察都依賴醫生,自己也需要具備臨床思維。對于病情的觀察不能只局限在骨科病種的觀察上,外傷史或者一些基礎疾病多的患者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并發癥。除了在照顧患者時依照醫生要求,協助診斷、治療、康復等方面的工作,還需要負責監測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健康方面的問題,協調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系。工作中不僅需要具備出色的技能,更需要有強大的溝通能力、同情心和經驗以及嚴密的思維。
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她也未曾懈怠了自己的提升。在張穎看來,護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足夠的閱歷,才能從容地面對各類患者。在骨科??谱o士畢業之后,她積極配合開展骨科老年髖部骨折快速康復、組織開展新模式的業務查房以及外科片區首次的MDT護理查房、制定骨科三項??泼舾凶o理質量指標、協助完善科室二維碼宣教以及修改并定制骨科相關的護理指引等新業務,不斷提高骨科的護理水平、護理質量。
“要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精進自己的技術和能力。”她這么說到,“每一次學習都是積累的過程,最終都會反饋到臨床中,希望這樣的堅持,能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
“白衣執甲勇擔當”
從醫這些年,對于“醫者”二字,張穎有了更多的屬于自己的感悟。在她前往抗疫一線支援時,在連續工作的無數個日夜里,她感受到了無數逆行者的家國情懷和大無畏精神。
在抗疫工作中,她和“戰友”們每日穿著嚴密的防護服,一穿就是6個小時,身上沒有一處是干的。為了不上廁所節省防護服,上班前不敢喝水,護目鏡的霧氣和水珠模糊了視線,戴著防護口罩呼吸都很困難,體能也消耗的很快,在這樣的環境下堅持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態。2022年的春節,在鞭炮齊鳴,萬家燈火的新年夜里,她和“戰友”們仍然緊張地堅守抗疫一線,無人懈怠,無有退卻。
張穎說,這段不平凡的經歷,使她的理想信念愈發堅定。當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為病人解除痛苦、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始終負責、甘于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就是我們肩上的使命。
一頂燕帽,一襲白衣,你們是守護生命的天使。第112個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真誠地道一聲:你們辛苦了!節日快樂!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張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