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為了增強居民對腦卒中早期癥狀的識別能力,認識爭分奪秒救治的重要性,提高廣大群眾對腦卒中的科學防范意識,我院神經內科主任陳光生、急診重癥主任黃巧華、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素妮,以及神經內科護士、黨辦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在江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腦卒中暨愛腦行動科普義診活動。
活動伊始,陳光生為社區居民作了題為《腦卒中的危害及日常科學防范方法》知識科普講座,從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以及經濟負擔“五高”特點為切入點進行講述。
他講道:“發病后4.5小時內是缺血性腦卒中的‘黃金救治時間窗’,要想贏得最佳治療時機,必須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因此,及時發現腦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致殘致死率越低。”
隨后,陳光生教授居民快速識別腦卒中的“BEFAST”口訣,告訴居民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第一時間撥打“120”,送往設有卒中中心的醫療機構進行急救。
講座結束后,現場醫護人員為前來參與活動的社區居民提供義診服務。針對腦卒中、高血壓、高血脂和頸動脈斑塊等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耐心細致地答疑解惑,據統計,本次義診活動共為20余位居民提供了健康咨詢、測血壓等免費醫療服務。
針對個別老年人提出的中風問題,醫護人員表示,現代醫學治療每一種疾病如中風,雖有一個總的治療指南,但依然強調個體化治療。需要評估患者具體病因、身體機能、藥物敏感、耐藥情況、藥物不良反應,具體到患者年齡、性別、地域、種族、基礎疾病、既往病史、家族遺傳情況等眾多因素,只有綜合評估,制定出的預防、治療方案才能是最有效的。
供稿、供圖:神經內科 楊家樂